当前位置: 首页>大家专栏
小康:从“总体”到“全面”

2020-01-15 14:4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辛鸣

辛鸣


尽管在本世纪初中国已经总体实现小康,但这一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经过近20年发展,低水平的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在较高发展水平的映衬下显得反差更大。如果2020年我们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解决,短板依然存在,就不能算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不能只是经济上的小康,而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致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致力于解决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难以兼得的问题,致力于补上在治理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的短板。只有总体布局的全面发展,才会有全面小康的真正全面。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不能只是一部分人小康,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先富带后富要体现在后来者实实在在的生活境况改善上,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更不能让贫困人口通过统计数字“被小康”。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道理所在。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不能只是东部小康、城市小康,而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全面小康的进程是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差距不断缩小的正向反哺发展过程,而不能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惯性拉大的反向汲取发展过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是着眼于全面小康要全国一盘棋。

更进一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如果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发展速度再快、统计报表再漂亮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全面小康就不是货真价实的小康。

当然,全面小康不是也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全国各地都绝对地“齐步走”,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不现实,要求13亿多人都达到同样的收入水平,过上同样的生活更不现实。更何况城乡区域之间生活成本特别是居住成本很不一样,光看收入水平也不见得全面反映真实情况。总而言之,全面小康一定要有辩证的观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