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八期
义乌市:奏响“打造典范、再造辉煌”最强音

2025-04-30 16:2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谭祉潇

谭祉潇


国际商贸城里,国内外客商穿梭往来,熙熙攘攘;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建设现场,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机械设备阵阵轰鸣;绿色动力小镇的生产基地内,整套现代化、科技化、自动化的生产线有序作业,运转不停;“大李祖”共富联盟中,农创客们干劲十足,创意想法接连涌现……漫步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每一处都是热力“十足”的蓬勃图景。

起步就冲刺,开局即决战。义乌拿出一项项“硬核举措”,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劲,勇毅前行、飞速奔跑,汇聚成不断打造新典范、再造新辉煌的强劲力量,圆满实现“开门红、开门好、开门旺”。


外商参加2025义乌五金博览会


改革破题强创新


新春伊始,上万件首饰、眼镜等跨境电商货物以跨境电商直邮模式报关,经义乌海关监管后,搭乘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从义乌快件(跨境)监管中心启程,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出境,在8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

这是全省首票“TIR(国际公路运输)+跨境电商”模式出口货物,是义乌在新一轮国际贸易改革中,首次探索跨境电商与TIR运输模式的结合。“以往,义乌发往俄罗斯的货物主要通过航空、海运和铁路三大方式,但跨境电商货物包裹小、组货快、时效要求高的特点,需要更灵活、方便的运输方式。”浙江三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元峰说,“TIR相较于传统运输,具备灵活机动、装卸方便等特点,同当下传统企业纷纷进军跨境电商领域的需求十分契合。”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是义乌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义乌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的“最关键一招”。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新趋势、新挑战,义乌第一时间构建一专班、一方案、一政策、一清单、一机制“五个一”快速反应体系,出台稳外贸政策16条,一季度新增全国全省“首单”“首例”“首批”17项。与此同时,启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家电、儿童玩具等9种商品纳入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办理3C认证时间缩短25%以上。深化“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发展,搭建义乌—南宁(中东—东盟自贸区)跨境数据专项,建成首个跨境电商合规化服务平台。


开放破局提能级


锚定全球数字贸易高地,加快建设第六代市场;做大做强Chinagoods、智捷元港、“义支付”三大核心平台,构建数字市场、数字物流、数字金融贸易新形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义乌的小商品打开了更大的市场,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1月10日,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市场5楼亮相,开业首日品牌集合店签约金额就超1.2亿元。短短一周后,该品牌出海集合店全球2号加盟店落户肯尼亚。这里汇聚了义乌700多个品牌、2000多款小商品,从日用百货到数码家电,集中展示了义乌小商品从创意设计到工艺品质的顶尖水平,简约的欧式装修风格也吸引了当地消费者的目光。

持续放大的主平台、主枢纽作用,是义乌市场经营主体最大的底气。针对个体出海难、品牌不规范等问题,义乌纵深推进小商品“品牌出海”,标杆化打造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站、海外展厅、海外展会,坚持“国家战略实施到哪里,义乌市场就服务保障到哪里”。今年一季度储备海外项目13个、签约落地7个,累计布局海外仓225个,占全国数量的十二分之一。

中欧班列加速跑,集结中心增网拓点。4月11日,一列满载100个标准集装箱出口货物的浙江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始发,这批货物将在新疆喀什北口岸,由汽车转运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长三角首趟整列出口货物的铁公联运班列。今年一季度,杭州海关共监管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进出口货物6.3万标箱,同比增长4%,实现首季“开门红”。


服务破难作示范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义乌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当前、利长远的固本之举,坚持与119万市场主体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最优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锻造一流“软环境”。

立起手机支架、打开小程序……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各类厨房酒店用品的经营户陈丽勤,借助接入DeepSeek的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很快获得了数十个短视频,分别用俄语、阿拉伯语、德语等数十种语言介绍自家销售的小平底锅。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义乌发布了商贸领域大语言模型,并上线了多款AI应用:会说36种语言的“数字人老板娘”、能翻译100多种语言的AI翻译官等,覆盖生产设计、展示交易、贸易履约、金融服务等外贸全流程。同时,一体推进账户冻结报备、综保区进口保理等改革,一季度降本减负1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50余万户。

从“跨省摆摊”到“政策筑巢”,义乌这座以“小商品”闻名世界的城市,不仅是就业的高地,更是梦想的孵化器。

“我很喜欢义乌,十分高兴能拿到这本国际商贸AI应用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为毕业后在这座城市找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4月22日,就读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约旦留学生王亚瑟,拿到了由义乌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放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这是义乌颁发的全国首批国际青年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去年以来,义乌在政策和服务上不断发力,通过数字筑巢,营造留才“新生态”。在全国率先开展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便利综合改革试点,先试先行探索商贸领域外籍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工作许可衔接机制;在全省率先推出人才全周期服务掌上办平台——“义乌i人才”,整合了全市15个部门的54项人才服务事项,人才就业创业基本实现“零跑腿”……一季度,义乌市新招引大学生1.5万人,居金华市首位;入境外商10.2万人次,新设市场主体5.4万户,均居全省首位。

身处发展热潮中的义乌,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创新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敢于争抢拼的工作劲头,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奏响“打造典范、再造辉煌”最强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