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的建设
浙江一体推进“三不腐”

2019-10-24 15:33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颜新文

颜新文

 

今年以来,一股强劲的警示教育之潮涌动浙江。特别是5月“警示教育月”期间,全省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各类警示教育展9942批次43.8万人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1万场,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讨论会2.2万场。在活动震慑感召下,当月主动投案党员干部就达40人。目前,震慑效应正持续显现。

开展警示教育,是浙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环。浙江注重打通三个“不腐”之间的内在联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积极探索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有效路径,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高压震慑激发“不敢腐”

   

7月8日,“红通人员”、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管理检查处原干部袁国方涉嫌贪污案,由杭州市上城区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今年4月,外逃25年的袁国方选择主动回国投案。在杭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擎苍看来,这正是国内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形成的强大震慑和追逃政策感召力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九大后,浙江坚持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同时也要看到,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浙江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暨军民说,惩治这一手绝不能松,但不能就案办案,一定要让审查调查对象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促使他们思想转化,在“不敢腐”中激发“不想腐”。

宁海县政协原副主席华祥平在接受组织审查调查时,办案人员就从不同侧面给他摆事实、讲道理。在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前,华祥平忏悔道:“纪检监察干部在帮助我交代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促使我从灵魂深处挖掘自己违纪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我发自内心地感到愧对组织、愧对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领导和同志。”

在查处案件的同时,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注意挖掘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用好用活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拿出切实方案,填缺补漏,将“不敢腐”和“不能腐”贯通。

比如,省纪委监委在对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诸葛慧艳进行审查调查后,针对诸葛慧艳存在的问题向衢州市委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就党员领导干部参与违规借贷、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等方面,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以案明纪。

 

制度管控织密“不能腐”

  

翻开浙江机场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金谷的忏悔书,有一部分内容很“特别”——针对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等多家省级机关和省机场集团的党风廉政建设,金谷提出5方面建议,涵盖人权、事权、财权,涉及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对干部的管理、招投标制度改革等多项具体事务。

对此,省纪委监委将这份建议发函至省发改委,该单位立即进行研究,迅速查漏补缺,并在24天后将整改落实情况向省纪委监委作出报告。

由被审查调查对象提出对原单位的整改建议,在浙江并非个案。嘉兴市委原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何炳荣在接受组织审查调查后,也对开发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解决对策,形成了一份9300余字的书面建议材料。

这是浙江在加强警示教育激发“不想腐”的同时,引导被审查调查对象从自身腐化堕落的轨迹中查找制度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对于窝案、串案,坚持在查处之后跟踪督促有关单位推动系统性、行业性整改,堵塞制度漏洞、加强内部监督,以此筑牢“不能腐”的防腐墙。

制度笼子越扎越密。省纪委监委在查办案件中发现,一段时间以来领导干部在房产交易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频发,遂在深入调研后推动出台《浙江省防止领导干部房产交易违纪违法行为规定》,为领导干部房产交易行为划出红线,填补相关党纪空白。针对许多案件暴露出的公款存放中的违纪问题,浙江出台《关于防止领导干部在公款存放方面发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办法》,切实规范领导干部在公款存放中的违规行为。

“制度严密了,投机成功的可能性就小了。”省纪委监委第十一审查调查室主任林祥荣说,首先实现被动的“不能腐”,再配合当前的主题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觉悟,达到主动的“不想腐”。

 

思想教育筑牢“不想腐”

  

推进“不想腐”,浙江持之以恒抓思想教育、抓清廉文化建设,使“办事不能走偏门”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

把典型案例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在今年“警示教育月”活动期间,选取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20起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摄制警示教育片,编辑忏悔录选编,完善提升省法纪教育基地,首次集中展示21名省管干部忏悔书,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各地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教育形式。杭州市上城区针对该区征迁体量大、征迁领域问题易发多发的特点,在该区征迁指挥中心建了“征迁建设领域警示教育馆”,让征迁干部近距离接受警示教育;安吉县、宁波市北仑区将庭审现场等内容融入警示教育中,用现身说法视频等多种形式剖析“身边人”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反面震慑和正面引导并重,浙江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的廉洁因素,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杭州开展“清廉杭州 你我同行”廉戏下乡巡演活动,弘扬清风正气;宁波市海曙区汇编出版《清风史话——海曙传统家训家风》,厚植清廉理念……

为将警示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浙江还借鉴“不能腐”的制度约束,将警示教育融进日常工作中。

宁波市江北区创新新任“一把手”“三交底”廉政谈话制度,纪委书记在对新任“一把手”一对一谈话时交底三张清单:党委书记履行主体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单位廉政风险清单。“通过谈话,对新任‘一把手’压实责任,更用本单位发生过的问题给他们敲响警钟。”江北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杭州市把警示教育与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相结合,市委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的意见》,专题部署全市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市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