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人间布上美 ——记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继明 |
|||
|
|||
今日浙江记者 邵玩玩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利用物理防染印花法在自然白色坯布上隔染而成的民间染整技艺。在今年6月举行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会上,50个项目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实案,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桐乡蓝印花布有限公司的展馆,只见蓝印花布制成的窗帘、服装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清明上河图、云中观音图、孔孟画像艺术品陈列其间。在这里,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继明度过了40年光阴。 精练关键技艺
周继明的童年记忆是“蓝”色的。“小时候,身上穿的是妈妈亲手缝制的蓝印花布棉袄;家里床上罩的,也是蓝印花布做成的蚊帐。” 在江南水乡,蓝印花布从南宋时期开始便广泛地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小孩子的围嘴裹裙、姑娘陪嫁品中的百子被、老年人的长寿衫……随处可见蓝印花布的“身影”。 庞大的生活需求带旺了民间印染作坊。据清朝光绪年间《石门县志》记载,当时桐乡地区在册的染匠就有19户。这其中,“协大”和“蓝茂丰”最具规模。 1956年,以“协大”“蓝茂丰”为主的6家老字号作坊合并成立“崇福印染合作小组”,也就是桐乡工艺印染厂的前身。1979年,28岁的周继明加入这个当时已有50多名员工的印染厂。 “刚进厂的时候,我跟着师父当学徒,很快就掌握了纸版裱糊、柿漆制作、桐油熬制、‘蓝靛’沤制等工艺的诀窍。”周继明说,“我们在制版时,通常是用柿漆将6张桑皮纸层叠相裱成1张厚的板子,板子干了后画图案,再用斜口小刀和圆孔小凿子,把图样刻出或凿出来。刻好后,板子上涂一层桐油,既可加固,又起到印染时不易透水的作用。” 紧接着,就是把刻好的镂空花纹板覆在布料上,均匀地涂一层染浆,再用刮刀轻轻刮动,使染浆从镂空处渗入到布料上,拿开板子后,就可看到花纹已原样复印到布料上了。 就这样一段一段地印,待整幅布料印完干透后,浸到靛青染缸里搅拌,再取出漂清、刮去染浆。这时,一幅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便完成了。
弄潮黄金时代 蓝印花布《百子图》
周继明进厂后的几年间,正是蓝印花布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国门的“黄金时期”:“当初,蓝印花布外销主要出口日本,内销主要供应涉外宾馆和商场。” 1985年,周继明凭借精湛的技艺当选为桐乡工艺印染厂的厂长。抓住蓝印花布更好“走出去”的档口,他分别于1986年和1988年进行了二次技术改造,提升蓝印花布的设计感和品质感。 那几年,蓝印花布的产品从一般服饰面料,拓展到工艺壁挂、台布、日式门帘等,工艺也随之逐步规范。蓝印花布及毛蓝布累计出口达到年均50万米,工厂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员工增加到70余人。 “因为是全手工生产,利润空间不高。”周继明下决心突破这个瓶颈,树立过硬的品牌,提高身价。 宣传推广方面,1998年和1999年,在周继明的大力推动下,桐乡蓝印花布艺术展先后在浙江省博物馆、宁波天一阁展出。两次展会,打响了桐乡蓝印花布的地域性标志。 技艺创新方面,为彻底改变蓝印花布图案简单、线条粗犷的传统印象,周继明和工人一起钻研了好几个月,最终印制出线条细腻、层次饱满的《清明上河图》,再制成一幅幅雅致的艺术挂轴。这些挂轴一推向市场,就遭到疯抢。 《清明上河图》在1999年获得中国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特别金奖。2008年获得了原浙江省文化厅颁发的最高奖“天工奖”。 在周继明这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下,2006年,“桐乡蓝印花布”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型赢得未来
如今,桐乡蓝印花布形成了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鲜明特色,畅销几十个国家,崇福镇也成为我国出口蓝印花布的重要基地。 “蓝印花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只有与时俱进推进创新,才有市场,才能生存发展。”秉持传承创新理念,周继明40年始终坚守着蓝印花布业。 周继明现在的担忧是,从事蓝印花布的工人大多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继承不容乐观。 为了更完整地把技艺物化,近几年周继明的案头,堆放着各式花样的蓝印花布。他把它们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凤穿牡丹象征吉祥富贵、鱼和莲叶谐音“连年有余”、“鲤鱼跃龙门”寄托着及第高升的美好愿望…… 最近,周继明在筹办“桐乡蓝印花布艺术馆”,希望以此为平台,让更多人系统性地认识、走进蓝印花布,并研究和开发相关技艺、产品。 看遍了数十年间蓝印花布的兴衰,周继明希望继续引领蓝印花布走向更美的转型,更远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