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园里育出 “致富果” |
|||
——记象山县农业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徐阳 |
|||
|
|||
陈光曙
走进象山“红美人”橘园大棚,只见累累青果挂满枝头,橘农忙着吊枝疏果,确保高品质秋收。人群中,皮肤黝黑的象山县农业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徐阳忙得不亦乐乎,指导种植技术、提醒注意事项、解答病虫害问题……今年夏天持续高温,柑橘遭遇干旱,他更是频繁“泡”在试验田里。 17年来,这位80后青年农技人一心扑在果树生产培育一线,选育“红美人”“乌紫杨梅”等20余个柑橘良种,在全国推广面积超100万亩;推动象山柑橘产业产值从原来不足1亿元发展到现在20亿元,带动3.5万户橘农共同致富。今年7月,徐阳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
徐阳(右)在橘园开展技术服务 成功选育“红美人”
徐阳与柑橘结缘,并非偶然。他说,自己是农民的后代,从小就对农业充满热情。“我喜欢研究植物,又特别爱吃水果,高考时果断报考浙大园艺系。”大学毕业后,他放弃留在繁华都市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身农业一线,专攻水果品种选育与推广。 搞科研是寂寞的,搞水果选育这类科研更甚,因为水果的育种周期很长,柑橘结果就要8—10年,品种推广更是长达15—20年。徐阳刚参加工作时,正值象山县推广发展“象山红”柑橘,全国各地客商涌入象山。“但很多人都说这个品种是引种的,不是自己育种的。”徐阳回忆,“那时候我年纪轻,很是不服气。国外能育种,我们就不能吗?” 为了争口气,明知研发过程漫长寂寞,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扑进了橘园。2006年,他开始对各个品种的柑橘进行试验。每年“五一”前后,橘子开花,他就自带干粮驻守橘园。授粉、保果、播种、育苗、高接、放梢、挂果、观察、区试“一条龙”,全都自己干。游玩踏春的好时光,徐阳基本都是在橘园里度过。 选育出“红美人”不容易。当初,与“红美人”同批试验的品种有近30个,每个品种每年需要进行10次近20项数据观察测定,以选育周期10年计算,需要积累原始数据近六万个。这么多柑橘品种中,“红美人”果实饱满,口感鲜甜,但属于易病体质,抗病抗冻能力差,对环境要求极高。 10余年间,“红美人”的脾气让徐阳团队捉摸不透:春天下雨多会长斑,夏天下雨多会裂果,秋天下雨多会落果……为此,团队专门研发“红美人”设施,进行避雨栽培。“住”进大棚后的“红美人”效益见涨,推广种植面积扩大,眼看着丰收在望,却又因为一场强冷空气而“夭折”,橘农一年辛苦付诸东流。 眼见橘农不易,徐阳团队加速研发。他们先后攻克10余项“红美人”设施栽培关键技术,出台全国首个“红美人”设施越冬栽培技术规程,实现“红美人”设施标准化栽培。
推广种植“致富果”
培育出新的柑橘品种令徐阳振奋,最让他感到高兴的,则是看到农民朋友因此赚到钱、富起来。 在研发了“设施避雨栽培”“设施越冬栽培”“地膜覆盖栽培”等先进技术,陆续攻克橘子甜度不足、着色不均和橘树病害等难题后,徐阳团队开始推广“红美人”设施化种植。 一开始,橘树设施栽培的高投入和高标准管理令橘农望而却步。为降低生产难度,尽快打开“红美人”种植局面,徐阳一方面组织开展现场考察、技术培训,手把手教授橘农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在大户中开展试点种植,随时应答技术难题,多渠道争取补助资金,协调帮助解决生产实际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通过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象山橘农的种植热情开始高涨,“红美人”逐步打开种植局面。17年间,他所结对的一大批橘农年收入破百万元,更多橘农走上增收致富路,“年入几十万元”已成为象山柑橘业的常态。 丹东街道的葛师傅已届耄耋之年,还坚持田间劳作。之前,他每年培育柑橘苗5万株,行情好时每株也就卖2元、一年至多赚5万元。近年因为有了“红美人”等新品种,葛师傅的橘苗每株能卖到5—10元,一年就能赚上30万—50万元。 还有当地农民陈忠林,种的14亩“红美人”去年产10万斤,因“服侍”得当,精品率高达95%,由鲜果果园公司以每斤23元的价格统收,年收入逾24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以上。 说起这些橘农的增收故事,徐阳如数家珍。如今,象山“红美人”栽培面积从2010年的不足100亩,到2021年增至3.9万亩,平均每亩产值高达20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研发更多新品种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去,带着‘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专注。”这是徐阳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一直以行动践行,穿梭在柑橘田间,专注于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攻关“红美人”的同时,徐阳还成功攻克了杂交育种杂合胚与珠心胚混合鉴定难、有花粉父本杂交后代种子多、杂交苗童期较长等诸多国内乃至国际柑橘杂交育种难题。 在此基础上,他成功筛选出易剥皮红美人、无核春香等20多个有推广前景的柑橘自主杂交育种新品种,为全省乃至全国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未来5年,将是象山柑橘新品种的爆发期。”徐阳说,他计划在5年内陆续推出20多个柑橘新品种。在他看来,如果不搞研发,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永远落后别人一步。 17年来,徐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先后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省基层农技推广优秀工作者、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等荣誉。 眼下,徐阳又开始了新探索:培育推广无病毒种苗,从源头上保证“红美人”健康成长。“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做成事业,我觉得自己太幸福了!”徐阳开心地笑着说,择一事终一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橘农的付出都有回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