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跑进新时代 |
|||
|
|||
史申
文化古县淳安,素有“锦山秀水,文献名邦”之称。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孕育了一大批民间艺术精品,如佛岭后、河村的板龙灯,汪宅、左口、文昌的布龙灯,等等。 2014年,淳安竹马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标志着淳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入一个新时代。 淳安竹马表演
始于民间游戏
在淳安,骑竹马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自东汉出现后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人跨骑在一两米长的小竹竿上,一手紧握竹竿前端,使其后梢拖地,另一手做扬鞭状,即可学着骑马奔跑的样子跳跃向前。除了小竹竿,木杆、秸秆、笤帚、板凳等都可以拿来当马骑。 儿童竹马游戏极为盛行的唐代,很多诗文中都有相关描写,比如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关于淳安竹马的起源,民间有很多说法。据清代《淳安县志》记载,当年朱元璋屯兵于淳安鸩坑源的谷雨岭(现称万岁岭),曾遗下战马一匹,战马因思念主人日夜嘶叫于山冈,但乡民觅而不得,遂以“神马作祟”为惧。为祈祷地方平安,岭下各村百姓皆糊纸做竹马,让孩童骑上它,走村串户边跳边索讨“常例钱”,然后买来香纸,连同竹马一起焚化,借以超度战马亡魂。 清康熙年间,淳安逐渐形成了“竹马班”。为活跃气氛,提升竹马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一些竹马班率先把跳与唱结合起来,演唱当地山歌小曲,一个类似小旦,一个类似丑角,逐渐形成了“二角戏”。 跳竹马的性质发生变化后,成为淳安民众自娱自乐的歌舞表演形式。随着各个地方戏的蓬勃兴起,“三角戏竹马班”出现了,作为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演出的半职业戏班,至民国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兼具文娱属性
“竹马跳进村,风调雨顺保平安;竹马跳进堂,健康长寿家兴旺……”在淳安,每逢春节、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跳竹马是必不可少的节目,竹马成为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依托。 传统的淳安竹马由三男两女或两男三女表演,分红、黄、绿、白、黑五色,全部作古装戏剧人物装扮。红马上是正生,配着黄马上的正旦;蓝马上是小生,对着白马上的花旦;而黑马对应丑角,负责逗乐。 “马”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着美好的含义。淳安竹马里的竹马也不仅仅是道具,还是工艺品,在老艺人口中都有着吉祥的名字:这是红马状元红,那是黄马千里马…… 因为表演不受环境限制,跳竹马可在广场、舞台,也可在农家厅堂。从祭祀到戏剧,再到近年来广场竹马兴起,淳安竹马逐渐从祈求平安吉祥、驱邪娱神,演变成了具有民间娱乐性质的文化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大型广场竹马舞的兴起,淳安竹马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传统竹马阵式丢弃严重,由于人口迁徙、老艺人相继离世,曾经多达108阵的淳安竹马表演很难再见。 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发光,传承人做了不少探索。年近八旬的方炳坤是淳安竹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不断改良跳黑马,基于表演睦剧的经验,把竹马的步伐从传统的平步拓展为移步、踮步,又把搁鞭、举鞭等传统的马鞭动作丰富成甩鞭、打鞭、摇鞭、耍鞭。 淳安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文化明县”战略,对淳安竹马的传统步法、阵式、伴奏乐谱、制作技艺以及民间竹马艺人进行普查,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加强传承基地建设,开展培训表演、竹马大赛,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多方努力下,淳安竹马跳出了消薄增收路。在浪川乡马石村,当地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先后办起了竹马队、腰鼓队,2019年春节期间,村里的竹马队上门为村民表演送祝福,收入3万多元,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完成了当年消薄任务的三分之一。 随着千岛湖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兴起,淳安竹马的价值已远远超出祭祀、娱乐范畴,在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青少年传统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彰显出独特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