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大家专栏
社会治理要重“厚德”

2020-02-10 15:4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叶小文

叶小文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社会治理,注重发挥德治的作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德治为基,重在教化。例如,诗书礼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传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是孔子关于如何学习《诗》《礼》《乐》,从而实现“克己复礼”的重要阐述。“兴于诗,立于礼”,最后“成于乐”,也就是社会治理与德治为基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存在一种道德悖论:一方面,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导致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非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求人们遵守市场规则、进行道德自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道德素质普遍提高。这就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问题。如果道德的正能量衰减,甚至普遍的道德水准下降,社会治理再周密,国家监督再严厉,也可能出现法不责众、防不胜防、漏洞百出的窘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厚德载物。今天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厚德。厚德,才能载起市场经济;厚德,始终是我们一切治理、一切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的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党的领导是第一要领。而作为长期的执政党,必须高度警惕、严加防范“权力是最大的腐蚀剂”,这当然也就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最为关键的问题。当前,特别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在经受“利”的考验和诱惑时,如何坚守众人皆富,我也守得住清贫、安于清贫的定力?这就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坚守底线、明晰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全社会来看,经过了个人利益的觉醒、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何把经济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富有与精神高尚、把严格监督与自觉自律成功结合起来,检验着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程度,更考验着我们能否实现有效治理、增强监督实效的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的领导干部:“古人说,‘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党的领导干部更要对组织和人民常怀感恩敬畏之心,对功名利禄要知足,对物质享受和个人待遇要知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苏轼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珍贵的。”这份情怀,正是来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光明无垢、强大坚韧的“初心不改”和“内心定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进一步确立为常态的、重大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就是审时度势、因势而治、德治为基、强基固本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必须注重德治。德治为基,执政党应一马当先、不忘初心,方能譬如北斗、众星拱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