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1年第三,四期
积极探索完整的数字社会图景

2021-03-17 11:28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叶慧 邵玩玩

今日浙江记者  叶 慧  邵玩玩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社会治理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等赋予了强大动能。在浙江,拥抱数字时代、赋能美好生活的愿景正成为惠及方方面面、人人日常体验的生动现实。

2月18日召开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提出,加快推进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浙江的目标是:以“城市大脑+未来社区”为核心业务场景,围绕解决城市治理、百姓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用数字化撬动改革,赋能民生服务、基层治理,不断拓展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把浙江建设成为有温度有品质的智慧家园。


 

城市更智慧

 

去年年初,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健康码”紧急上线助力疫情防控、“亲清在线”推动复工复产,杭州城市大脑一时间从后台进入全国百姓的视野,在“两手硬、两战赢”的特殊战役中大显身手。

杭州城市大脑的诞生,肇始于治理交通拥堵。它将人、车、道路数据多端统一接入系统,经人工智能分析后,形成城市交通实时大视图,为交通系统的调度和管理提供指导。由此,杭州的拥堵排名从2014年的全国第2位降至2020年末的第32位。

从数字治堵向全领域延伸,杭州城市大脑在过去5年间不断迭代升级,“就医可以先看病后结算”“停车可以先离场后收费”“酒店民宿只需30秒即可入住”……数据开放赋能,让杭州展现出更现代的智慧面貌。目前已形成覆盖交通停车、文化旅游等11个重点领域的48个应用场景和390个数字驾驶舱,不断增加的“脑容量”让城市越变越聪明。

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依托“城市大脑”的数字预警、视频巡查、一键上报等多重手段,杭州开启城市大脑与“武林大妈”互动治理模式。“武林大妈”将日常巡逻中发现的问题、事件、需求等民情民意,以数字化的方式实时上传到街道驾驶舱,驾驶舱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问题并进行任务分配,省去了以往登门上报、多方对接等流程。该模式推出以来,共汇集相关服务信息6117条,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

服务“颗粒度”越来越小。疫情期间,杭州太子湾公园成为全国第一个开放实名预约的景区,数字化平台给了它底气。从2020年3月7日开始,太子湾公园以实名预约模式对游客进行分流、错时游览,最大程度确保游客安全。

放眼全省,城市大脑建设正从杭州“单兵突进”转向全省整体推进。2019年6月,浙江印发全国首个省级指导性文件《浙江省“城市大脑”建设应用行动方案》。按照“一市一脑”的建设要求,到去年底,温州、台州的城市大脑上线使用,宁波、衢州、湖州的城市大脑进入迭代升级阶段,丽水、嘉兴、绍兴、舟山等地正加快建设进度。各地聚焦民生热点和市域治理难点堵点,运用数字技术谋划建设跨区域、跨部门的场景,积极开展多业务协同应用创新,涌现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

宁波市研发运行“阿拉警察”App和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打造“无证件办事之城”;温州市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医疗影像服务云”“为侨服务全球通”;湖州市推出市民看病“医后付”、公安窗口“刷脸办”、停车出场“无感付”;舟山市建设“数字口岸”一张网,推动“即办”“无纸”“跑零次”覆盖跨境贸易全过程……智慧生活的可能性被不断拓展。

 

生活更幸福

 

“帮忙修洗衣机(积分360)”“求推荐小朋友的公益活动(积分100)”,在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七彩未来社区“沥家园”数字驾驶舱大屏上,居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实时可见。“沥家园”由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形成智能积分系统。居民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社区智慧公共服务,还可以就近办理社保、医保、违章处理等261个民生事项。

未来,这样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将遍及浙江各社区。随着数字化生活场景越来越多地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浙江聚焦数字生活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向纵深推进创新。

2020年2月,浙江启动“数字生活新服务”一期工程,推进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市场和网上培训“六个网上”。6月,出台《关于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的意见》,深化、细化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构建现代消费体系。三年内,浙江力争数字生活新服务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对服务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50%。

打造智慧文旅出行新模式。近年来,浙江积极打造智慧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分享系列“云游浙江”产品等,推出“浙里好玩”等全域旅游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广景区客流实时统计、智能预警和应急处理等应用……文旅生活服务场景越搭越细。到2022年,争取建成48个以上智慧景区,100家以上景区接入一卡通,建成200家以上智慧酒店(民宿)。

提供互联网医疗全流程服务。在浙江,“健康医保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完善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全流程服务闭环;建设“浙里办”国民医疗健康专区,提供院前智能分诊、院中智慧就医、院后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务。到2022年,全省将建成各类数字医院600家以上,医保电子凭证城市药店和三甲医院覆盖率超80%。

建成教育大资源共享格局。过去5年里,浙江全面推进智慧校园环境建设,97%的中小学校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场所;建成了以之江汇教育广场为枢纽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汇聚共享550余万条优质资源,形成了“精品课程+特色应用+学习社区”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的优质资源体系。

数字服务新业态风生水起。在金华,“一站式购物”“零接触配送”等在线生鲜消费新业态百花齐放,1.9万余场直播带货带动本地特色商品网上销售26.62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总指数增速高达32.4%。这个总指数包含数字生活基础设施指数、生活服务数字化指数和新服务带动新消费指数三个维度,分别提升26.5%、48.8%和9.1%。

 

建德市杨村桥镇草莓种植户用机器人采摘草莓


乡村更美好

 

当城市街头闪耀智慧火花,在浙江的广袤乡村,跃动的数据也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浙江充分发挥“城市大脑”数字赋能作用,将城市数字治理经验延伸到乡村,加快农村各领域的数据摸底采集和大数据应用,积极寻找和开发乡村应用场景,让农村居民同步享受到便利、温暖的数字服务。

借鉴城市智治,浙江各地纷纷探索乡村治理数字化改革,为乡村安装“聪明的大脑”,推动乡村治理更直观、精准、智能。

在德清的绿水青山间,有一张聪明的地图——数字乡村一张图。运用“整体智治”理念,德清把58个部门涉及水、空气、垃圾、出行等282类基础数据全部归集到这张全景图上,连接137个行政村的视频监控、污水监测、智能井盖、智能灯杆等感知设备,形成三维实景图,实现全域智治。依托这张图,禹越镇查找到35处全镇事故易发点位,及时开展隐患排查;依托这张图,五四村排查危房、管理鱼塘、监督“三资”去向。

在地质灾害多发的浙西山区临安,一张防控自然灾害风险的“智治网”越织越密,水利、气象、国土、应急等部门的数据都汇聚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多部门海量数据相互交叉印证,精准识别研判灾害风险,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以前台风来临前,我们需要根据经验大范围地转移群众,现在根据大数据的精准研判,影响范围有多大、转移多少群众、什么时候转移、转移到哪?一目了然。”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一位干部说。

围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浙江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加快数字文化、数字救助、数字旅游、数字交通等服务直达乡村,打造可亲可感有温度的乡村美好生活。

在城乡高度融合的杭嘉湖,农民的数字文化生活丰富而精彩。想借书,去文化礼堂就能办理网上借阅,县级图书馆会将图书寄送到家;喜欢什么文化活动,直接在“礼堂家”App上点单,文化部门会送上一场场接地气的培训或演出。去年,嘉兴市还面向农村居民推出“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App,利用网络组建体育社群,邀请农民参与运动健身,享受专业的体育指导和免费体质测试。

在温州,困难群众无需自己发出申请,“云端”的大数据就会把社会救助主动送到他们身边。去年的一场意外,让乐清市翁垟街道的张大伯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民政部门通过大救助协同应用,早在张大伯治疗期间就智能识别出其年度医疗自负费用超过5万元,家庭陷入困境,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立即为他申请到10余项救助和补贴,及时送上温暖。

聚焦村民出生、入学、就业等“一生事”,金华市运用“浙里办”推进网上办理,并在村里布设政务服务一体机,原本需要到县、乡两级办理的交通违法处理、社保信息查询、工商执照申请等业务都可以在村里完成。

数字化,让乡村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据悉,去年浙江共打造数字乡村建设应用场景98个,涉及乡村旅游、幸福养老、远程医疗、数字就业等领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总结这些特色应用场景的成功经验,推动美丽乡村和活力数字深度交融,提升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


德清县武康健保集团连续医疗云平台

 

未来尤可期

 

数字改变着既有,亦创造着未来。

拉开数字化改革大幕的浙江,正围绕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以城市大脑为支撑,以未来社区、乡村服务等社会空间为切入点,打造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以数字化改变群众的衣、食、住、行,让城市和乡村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

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四梁八柱”。坚持一个大系统统筹、一个总平台支撑,由省级负责顶层设计、标准制定、经验总结、复制推广、评估督导,各设区市加强责任落实,完善城市大脑,细化需求梳理、场景设计、系统建设和服务供给,形成各地各部门高效系统、百花齐放的格局。

加强系统集成,拓展场景应用。围绕“婴育、教育、就业、居住、文化、体育、旅游、医疗、养老、救助、交通、家政”等12个领域,创造性探索“一件事”集成协同场景,持续推动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全省域拓展数字社会多场景应用。

在城市,持续迭代提升未来社区的智慧服务应用,落地“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创新有机统一的新人居空间。

在乡村,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建成全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推广应用“浙农码”,创新“跟着节气游乡村”等场景应用,打造一批惠民便民的数字乡村振兴应用场景。

世界因数字化而精彩,生活因数字化而多彩。当前,全省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方案已经拟定,美好的数字化生活已然走来。

——到2021年底,全省数字社会系统架构基本成型,率先形成3个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初步建立数字社会系统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

——到2022年底,全面提升12个社会事业领域数字化改革水平,各设区市城市大脑支撑数字社会服务模式基本完善,形成6个以上跨部门多业务系统应用。未来社区方面,智慧服务应用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数字社会城市基本功能单元系统。乡村服务方面,“浙农码”集成数字生活、数字教育、数字交通等新服务,力争赋码量累计达100万次以上。

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浙江的“城”与“乡”正站在整体智治的同一起跑线上,朝着更宜居、更安全、更美好的目标迈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