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打造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样本

2022-12-20 17:02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今日浙江记者  杨 晨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19年持续耕耘,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

下一步,该如何迭代升级?在11月10日召开的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上,浙江给出答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浙江样本。


龙游县詹家镇浦山村  杨晨 摄

追青逐绿


一条碧绿丝带穿村而过,其上点缀着几座石制古桥,沿岸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旁,是成片的粉墙黛瓦……初冬的太湖溇港景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味道扑面而来。这个地跨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伍浦村、庙兜村的古村落群,如今得到众多游客青睐。

景在村中、村融景中。在浙江,类似的美丽乡村已由单片“盆景”变为了整片“风景”。

多年来,浙江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三大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突破口,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加快海洋风情、钱江山水、生态绿谷、江南水乡、和美金衢等“五朵金花”组团发展,不断加强乡村文化保护和古村落保护利用,积极探索建设“无废村庄”“低碳村庄”,乡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

眼下,干净整洁成为浙江全省村庄的新常态,景致如画渐成乡村的共有标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浙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9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90%以上,全省6.8万座农村公厕实现了长效运维。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县56个、示范乡镇610个、风景线665条、特色精品村1835个、美丽庭院250多万户、达标村15841个。

“到今年底,全省将有90%以上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建成A级景区村11531个,其中3A级景区村2013个,浙江乡村大地呈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格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提升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的同时,浙江也不断细化村庄之美的“颗粒度”,推进杆线革命、庭院革命、餐桌革命等。

例如,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村居和主干道周边的一根根废旧电线杆最近正被有序拆除,杂乱的“蛛网”消失后,乡村公路再现美丽天际。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到2025年,浙江将力争实现农村环境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高水平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明显提升,让新时代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活力的注脚。


共富共美


从整洁有序到美丽宜居,再到朝向共富共美的新目标,浙江“千万工程”久久为功,内涵不断丰富,农民共富共享的生动实践花开四野。

悠悠衢江水,最美团石湾。现场会召开之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考察了龙游县小南海镇团石村的建设情况,边走边看边感叹:这是农村?

团石村确实“长”得不太一样:一条沿江公路,吸引了全国摩友前来驰骋、流连,带动村里的民宿、农家乐发展壮大;一旁静静流淌的衢江,则被7月新开业的骏和水上运动中心“搅动”,摩托艇、尾波冲浪、水上运动表演……“水经济”为乡村的就业和收入带来新增量;村庄美了,也更“吸金”了,“今年的乡村音乐节吸引了20万名游客,带动团石及周边的红船头村、汀塘圩村村民增收超120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汪春茂说。

团石村仅仅是浙江打好“强村富民”系列“组合拳”的一隅。近年来,浙江聚焦缩小三大差距,聚力农村“扩中”“提低”,持续推动农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片区化、组团式推进村庄发展,力争“1+1>2”的集群效果。

2021年,浙江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3.8亿人次,总产值453.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247元,连续37年居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4,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成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707亿元,集体资产总额8200亿元,98%以上的行政村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海协作”的框架下,浙江各地各部门纷纷同山区26县友好结对,送上“花式大礼包”。例如,平阳、乐清两地2021年全面启动“产业飞地”建设,在乐清总部经济园建立“消薄飞地”,每年为平阳县30个薄弱村带来300万元的租金收益。义乌市真情推动“百县万品”工程,将山区26县的特色农产品连入义乌大市场,成为“共同富裕看‘浙’里”的新窗口。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则和常山县农投集团各出100万元,帮助新昌乡10个村组建起“富好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共同约定“只出资、不参与分红”……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3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7%。


未来已来


“当前乡村建设发展中,部分村庄活力不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乡村经营人才缺乏等问题仍有待破解,未来乡村,就是破题的新抓手。”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便是“千村未来”这一新内涵的重要源起。浙江明确将未来乡村建设作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上线“浙里未来乡村”数字驾驶舱、移动端和工作台,实现省市县村贯通,探索在最小单元里“一老一小”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绘就“整体大美、共富共美”的乡村新图景。

各地已展开探索。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杭州市余杭区计划到2025年建成10条未来乡村示范带,形成具有辨识度的特色集群,提升乡村发展能级。以数字赋能为密钥,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创新打造“花园码”,健全“小事当天解决、大事三天解决”的矛盾化解机制和“一网覆盖、智慧联动、网格巡查”治理工作体系,实现全村域一“码”治村、有效治理。

“一年多来,浙江已建立起未来乡村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先后两批启动378个省级创建村建设,带动市级创建509个,推动各类项目4944个,计划总投资300多亿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乡村,人是核心。未来五年内,浙江将关注“一老一小”优质共享公共服务,打造现代乡村生活圈;推出点亮乡村行动,从做“美”乡村迈向做“活”乡村;实施乡村绿领人才培育、农创客培育等行动计划,引进一批农村职业经理人,强化村庄经营人才支撑。

预计到2025年,浙江将建设1000个以上“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未来乡村,在引领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农村产业兴旺、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标杆作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