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减污降碳协同看“浙”里

2022-12-20 09:1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王雯

王  雯

 

嘉兴港区氢能加油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浙江勇当“碳”路先锋。近日,生态环境部复函浙江省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探索降碳与治气治水治废等协同创新解决方案,打造减污降碳协同浙江样板。

  

政府引导和市场激励双驱动

  

浙江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资源小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调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用好绿色低碳发展这把“破题之钥”?

在顶层设计上,浙江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行系统谋划,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格局。

2021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订《共同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合作协议》,提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相关要求,今年年初将减污降碳协同纳入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内容。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按照协同增效、源头防控,政府主导、市场激励,科技引领、优化路径,数字赋能、机制创新四大原则,制定《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以及到2030年的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加强源头防控、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推进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推进固废污染防治协同控制、统筹保护修复和扩容增汇、开展模式创新、创新政策制度、提升协同能力等8个方面29项具体工作任务,制定创新区建设目标、任务、政策、评价‘四张清单’,初步谋划了创新区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改革成果‘三张清单’。”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以淼介绍。

浙江还不断优化融合减污降碳相关的经济政策与市场手段,提升减污降碳之效。

通过抵押排污权从银行贷款1840万元后,位于金华兰溪市女埠街道工业园的浙江日腾印染有限公司发展信心更足。据介绍,相对于机器、厂房等看得见的资产,排污权作为生产要素,是无形资产,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方面指标,经价值评估后,可作为抵押物去银行贷款。

浙江不断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累计153亿元、排污权抵质押贷款738亿元。丽水市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安吉县竹林碳汇交易、椒江区大陈岛海洋蓝碳交易……浙江还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碳市场,力争以覆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竹林碳汇、海洋蓝碳等不同类型产品的交易试点,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赋能精准高效智治

  

日前,杭州余杭区在全国率先建设上线“余杭碳眼”、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企业指数研究,促使环境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注重源头预防和治理转变。

依托数字化改革优势,“余杭碳眼”集成252项数据、36项评价指标,构建1个全景驾驶舱、企业端及政府端2个用户端、“碳普查、碳分析、碳管理、碳服务”4个子场景,实现对污染物及碳排放情况动态监管、科学评估,形成与科技、金融等专业服务连通联动的减污降碳服务体系。

其中,“碳普查”场景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全面、数据真实可靠的碳账户,随时掌握区域内排放量数据。“碳分析”场景对排放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为政策提供可视化参考。“碳管理”场景基于企业排放账户和数据分析结果,开展管理探索。“碳服务”场景根据指数测算结果分别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帮扶指导、规划咨询等服务,并建立碳服务商城,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

“‘余杭碳眼’对辖区内企业进行量化赋分,并根据指数得分将企业分为‘红黄绿’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可为评级绿色企业提供税收补贴、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为评级黄色企业定期开展低碳转型帮扶指导,为评级红色企业针对性对接,提供碳中和规划咨询、减污降碳技术改造等服务。”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智”控碳,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实现对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和措施进展的定量化跟踪、评估、反馈。同时,开发“减污降碳在线”应用场景,初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数据管理、评价考核、试点建设、资源配置、形势分析、咨询服务等一网集成。

“最新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减污降碳协同指数结果显示,全省减污降碳协同指数为96.90,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目前,该指数已在浙江省减污降碳在线平台中集成,用于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减污降碳政策举措。”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因地制宜推进试点建设

  

浙江各地资源禀赋各异、发展阶段不同、碳排放基数和特点不一样,如何科学规划和探索各具特色的减污降碳路径?对此,浙江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区域、园区、企业等不同层级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形成一批示范性标杆。

其中,嘉兴港区就通过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聚焦打造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走出了一条化工园区多维度减污降碳协同新路径。

前不久,在嘉兴港区,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迎来关键建设节点——总投资4.7亿元的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一期工程(科创中心)主体全部结顶。

作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的核心区域,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不仅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氢能产业“卡脖子”关键性技术,也能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带动氢能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助力港区成为长三角范围内最具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的氢能产业示范区。港区正以港口为切入点,重点推广氢能物流车、氢能公交,培育氢能船舶三大应用场景,加速推动氢能产业项目落地。

日前,一辆印有“东方氢港”的红色重卡,满载货物,自嘉兴港区乍浦港口缓缓驶出。与普通使用燃油的重卡不同的是,这辆重卡搭载了由美锦国鸿(浙江)氢能科技公司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加氢满载状态下可跑350公里,且全程零碳排放、零污染。”飞驰新能源汽车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浙江已在城市、园区、企业等层面组织开展2批共18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下一步,全省还将聚焦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工业型城市、数字经济型城市和生态良好型城市等4大城市类型,将减污降碳协同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生产生活各领域。同时,聚焦石化、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重点产业园区,积极探索符合园区特点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并针对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环境治理绩效提升空间大的重点行业,推动一批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