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2年第二十四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浙商机遇和使命担当
以国际产能合作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2-31 11:1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汪力成

浙商总会副会长、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  汪力成

 

最近这些年,不管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是新冠疫情的暴发,都说明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地球还是这个地球,但我们所面临的这个世界,已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聚焦到做产业的角度,过去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大分工以来,促使中国外贸出口、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的,是以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为逻辑所形成的全球产业链格局。而今天,这个逻辑发生了变化,所有的需求方开始考虑构建安全、稳定的全球产业链。这会对我们未来参与国际合作的思路产生重要影响。

在之前逻辑下形成的,是全世界国家的大分工,最后分成三大阵营:需求国家、加工制造生产国家和资源提供国家。而今后,更可能是一种分布式的全球制造业体系,全球分工的比较优势格局也将被重新定义。目前,以泰国、越南为中心的东盟制造业集群正快速成型,包括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制造业集群也在快速发展。同时,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为中心的北美制造业集群,以摩洛哥、突尼斯为中心的北非制造业集群也正在发展起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北亚制造业集群将不再“一股独大”。

中国以要素成本为主要竞争力的优势正在减弱,我们参与复杂分工国际合作的信任优势也正在被打破。浙江参与国际分工的制造业企业,应积极主动走出去,嵌入到正在重构的全球供应链分工当中,才能继续保持我们的话语权。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合理的产业外移,这有利于形成“中国创造、全球制造”的新格局。这个过程就是“国际产能合作”,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产业的“腾笼换鸟”和转型升级。

市场经济就是大浪淘沙,不断有企业倒下,不断有企业变得更强。未来,我们必须追求不可替代性,让企业真正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现在,很多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几乎100%供应国际市场,但它并不属于跨国公司,也不是国际化公司,最多只能算是外贸企业。从外贸出口到全球资源配置,成为一家跨国公司,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华立集团一直致力于帮助更多中小民营企业、中小制造业企业抱团出海、低成本出海、低风险出海。很多人会质疑这会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根据华立集团对在泰国、墨西哥、中越边境等200多家企业的跟踪分析,没有一家企业是“举家外迁”的,都是在做增量。从动机看,20%是为了规避贸易摩擦,40%是为了增加当地及周边国家的市场份额,只有少量是为了降低要素成本。“走出去”的企业虽然增加了境外的产能和销售,但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上游零部件和材料从国内母公司或国内供应链购买,拉动了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普遍反映,“走出去”后视野更开阔,对标企业从国内同行变成了国际同行,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的愿望更迫切,同时与下游企业或目标市场的合作黏度也更强了,国内母公司还可以更好地向产业链上游转移。因此,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逻辑和模式下,企业应主动自我调整,将压力变成动力,真正转型成源于浙江、源于中国的国际化跨国公司,这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要路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