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2年第十一期>党员先锋
陈重良:“早上好”书记的产业梦

2022-06-15 15:4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俞国文

俞国文

“早上好。今天割了多少斤茭白?”眼下,正是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茭白丰收的季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重良每天都要到田间走一圈,和村民聊一会儿。他说:“只有了解农民在想什么、农村究竟缺什么,才能把更切合基层实际的想法和建议带到省党代会上。”

达塘村曾是个典型的“空壳村”,村里啥都不多,就是荒田多。为了让村民有事干、有奔头,陈重良带领村两委,把全村600亩荒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引进乡贤种植香椿、花卉苗木。2020年,他把衢州市政府奖励的100万元化为“金种子”种到田里,种植茭白156亩,村集体增收近60万元,带动了1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治村过程中,陈重良独创“早上好”精神,每天早上六点钟赶到村里转一圈,见到村干部和村民都问一声“早上好”,同时查看有没有问题需要解决。一声“早上好”,让大伙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在全村营造了“天天早起、事事比拼、人人追梦、年年攀升”的向上氛围。

2017年,陈重良主动垫资80多万元,收购村里的废旧水泥厂,打造省级精品民宿。以此作为样板,达塘村引进资金,陆续开发申山石宿、申山梧桐宿、申山宴会厅,在村里建成石林桃园、猴山景区、银杏大道等景点,成功举办多届“桃花节”,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达塘村渐成人气火爆的网红打卡地,被评为省级3A景区村,旅游收入成为壮大村集体的重要资金来源。截至2021年底,达塘村人均年收入286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大关。最为宝贵的是,达塘村两委始终保持“早上好”的充沛活力,干事有激情,办事有商量。

“现在村里有产业,但缺人才。需要吸收新鲜血液,需要新的观念来支持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陈重良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探讨达塘的发展,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才来投身乡村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陈重良一直在做调研,乐于和年轻干部、大学生交流。每次村里有大学生回来,陈重良都会邀请他们到村里走走,聊聊村庄的发展,听取年轻人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大学生返乡返村就业政策还不够具体,这是他们的顾虑所在,所以需要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去鼓励和支持他们的选择。”交流中,陈重良发现有一些年轻人有回乡村发展的意愿,行动起来却有顾虑。

“达塘村能从落后村变成热门旅游目的地、研学基地,离不开人才的作用。”陈重良说,他准备把对人才政策的期盼和建议带到党代会上,呼吁更多的青年走进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