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描绘钱江源头“绿色共富图”

2023-04-30 09:4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刘易

杨 晨  刘 易


衢州新安湖


衢州市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对衢州提出“必须保护好这一方山水”“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等重要指示。

多年来,衢州始终牢记嘱托,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打造浙皖闽赣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和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探索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坚持保护优先


每到双休假日,常山县辉埠镇后社片区矿山公园成为周边百姓的网红打卡点,坐上热气球俯瞰300亩矿山公园,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泥水镇”已变成一座生态城。

2018年10月,钱塘江源头区域成为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作为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山县在石灰钙主产区辉埠镇开启了以产业整治、环境治理、提质升级为抓手的“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彻底铲除了数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让环境旧账成为历史。

这彰显了衢州坚持“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聚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守住绿水青山的护绿决心。近年来,衢州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出全域美丽河湖和污水零直排创建、钢铁水泥等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域烟花爆竹禁燃、全域“无废城市”创建等系列“组合拳”,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出境水质自2017年以来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连续8年获得浙江“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2022年,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列第23位、提升4位;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中列第16位、创历史新高;“无废城市”建设公众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衢州持续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系统治理,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先后颁布实施4部相关地方性法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占全部已出台19部地方性法规总数的五分之一;

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并在全省率先建立钱塘江(上游)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组织编制《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分工抓落实方案》,科学设定8项定性目标、9项定量目标和7项标志性成果,通过建立专班化例会制、清单化销号制,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目前,衢州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27个,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基本形成。


●加快低碳转型


如今的衢州,正值“大花园”生机勃发的好时节:衢州与安徽黄山、福建南平、江西上饶合作共建衢黄南饶“联盟花园”;龙之梦·六春湖、奥陶纪主题景区等重大文旅项目纷至沓来;音坑乡姚家村“金溪桃韵”示范段、常山县何家乡“十里长风”示范段等串联起生态风光带……目前,全市共有2个5A级景区和14个4A级景区,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旅游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2%,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凸显。

衢州全域驶向发展新赛道。衢州智造新城里,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以华友钴业、巨化集团、杉杉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迅速成长。引进的项目、在建的项目都有个共性:绿色低碳。在2022年浙江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三张排行榜上,衢州市增幅都跑在第一位。

“全都第一,这是我们坚定保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信念,全力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结果。”衢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两年,衢州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14家,完成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5个、水泥超低排放改造项目21个,削减氮氧化物排放超过5000吨。同时,通过整治高耗低效企业706家,腾出用地1.6万余亩,为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六大标志性产业链提供强力支撑。

绿色发展带动下,2022年衢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速全省第二,创近10年来最好成绩。


●强化改革创新


在浙江明旺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生产线上分布着40多个能耗采集点,一旦某个节点能耗超标,企业的碳账户系统就会预警。

“碳账户带来的成效立竿见影。”负责碳账户系统管理的工务部课长温华说,2022年以来,公司通过碳账户系统精准发现问题,及时找到减排点,通过技改、完善用能管理,在实现减排的同时,还直接降低用能成本260余万元,碳账户成为企业能耗管理的得力助手。

近年来,衢州围绕“双碳”目标,在全国率先推进碳账户体系建设,围绕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林业碳汇等7个领域,全面构建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机制,开发碳账户金融、用能预算化管理、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零废生活”等应用场景,做法被写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如今,衢州已有239.6万个企业和个人拥有碳账户,累计发放碳账户贷款533亿元,帮助企业实现减碳降本2.6亿元。

通过全域推行“两山合作社”改革,衢州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尝到了生态资源“变现”的甜头。目前,全市“两山合作社”流转归集各类土地近10万亩、农房1482幢、山塘水库93座,包装整合项目99个、完成投资37.7亿元,累计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3亿元。

以获批国家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衢州探索走出“标准+产品+流程+政策”的实践路径,累计取得60多项绿色金融创新成果。其中,“企业获得信贷”和“保护中小投资者”两项金融指标连续两年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测评标杆,“衢融通”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

衢州这座具有18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正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系统性变革,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