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的自立是独立自主 |
|||
|
|||
辛 鸣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也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我们在道路选择上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决定命运。如果不能走自己的路,根本谈不上独立自主;如果做不到独立自主,也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不仅体现在在具体事务上自己作主张,更体现在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战略的眼光、独立的思考、坚定的意志、艰辛的探索走出一条来自自己、属于自己的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如此,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此,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是如此。 我们在理论创造上坚持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当然是马克思主义,但必须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字句、个别结论和个别原理当作现成的灵丹妙药,而是在坚持“两个结合”根本原则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创新创造。 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两弹一星”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格局、科技自立自强,历史与实践一再表明要化独立自主的意愿为现实的行动,依托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是基础、是根本,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而实现强大和振兴。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牢牢掌握生存、发展、繁荣、壮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权。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不要对外开放,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强调对外合作中的主动性与主导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这种合作一定要建立在合作方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如果在合作中出现了单向依赖,就丧失了发展的主动权。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告诫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一百多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