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型制造新高地 |
|||
|
|||
黄 武 陆一鸣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是制造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浙江省聚焦“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要求,深入实施《关于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取得了服务型制造区域发展指数和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数量全国“双第一”,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示范”扩容提质 浙江紧紧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两个先行”的要求,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为目标,以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方向,高质量推进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搭建了平台、夯实了基础。 国家级示范城市稳步扩容。2018年,嘉兴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2021年,杭州、宁波成功创建综合类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2022年底,温州、湖州分别成功创建工业设计特色类和综合类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目前,浙江创建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基本形成集中连片发展的新态势,为加快服务型制造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奠定了产业环境基础。 高水平交流合作不断深化。2020年以来,工信部、浙江省政府以部省联合主办的形式,在浙江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分享展示近年来各地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实践经验,先后发布《服务型制造区域发展指数(2020)》《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报告(2021)》以及“全球服务型制造发展指数”等,形成了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举办圆桌论坛、发布合作伙伴倡议,为全国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搭建了政策制定、引资引智、经验推广等交流合作平台。 高质量示范体系加快构建。按照工信部部署,浙江积极开展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遴选推荐,6年来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55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围绕供应链管理、信息增值服务、工业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6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创建工作,累计遴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446个。浙江还大力支持宁波、温州等地开展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服务型制造示范梯队加快构建。 高端化产业基础持续提升。浙江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服务型制造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全面推进企业云上数字化转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前列。目前,浙江已建成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32个,建成5G基站18万多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在全国省区中名列第一。同时,浙江积极打造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谋划成立服务型制造促进会,着力打造国家级专业智库,为高质量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精准服务。 “以点带面”深度融合 在国家级示范城市建设的引领带动下,浙江不断优化发展生态,持续深化模式创新,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环节、扩大服务范围,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实现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 “两业融合”开辟新境界。杭州市钱塘区“生物医药产业大脑”围绕器械研发与药物研发细分赛道,设立注册检验、物料超市、公共服务等6个板块,构建大数据供需匹配模型,实现专业资源精准匹配和线上撮合交易,已上线注册检验机构53家、公共平台19家、专业服务58项。桐庐县“快递产业大脑”打通快递全生命周期环节,实现供应链通畅与优化,目前导入企业170533家、服务网点125244个,实现共享集采协议交易金额65.48亿元。 转型升级跃上新台阶。湖州欧诗漫生物股份通过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升珍珠产业附加值,有效推动行业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截至目前,德清县10余家珍珠企业年产值已超70亿元。嘉兴市云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依托钢板切割共享平台,实时提供图纸识别、自动报价、产品生产到物流发货的“外卖式”点单全流程服务,目前已连接大型数控切割设备8600多台,服务客户1400多家,节约钢板3380吨,为钢板切割行业注入新动能。 产业布局实现新优化。温州市采用“平台+公司”模式,推动全国唯一的中低压电气行业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在5G通信领域电气产品、智能化电网元器件、交直流混合电网关键技术、轨道交通元器件、新能源储能系统元器件等方面设计赋能。研究院设计开发的5G基站专用断路器,为当地近千家小微企业带来全新增量市场,预计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宁波市贝发集团采取“一支笔、一条链、一个平台”发展思路,聚焦从创意设计到文创产品落地孵化的关键服务环节,搭建“文器库”线上线下双平台,打通文创产品国内外市场、线上线下拓展通道,集聚国内外供应链企业超千家。 “集群发展”走在前列 加快打造服务型制造新高地,对于浙江推动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起点上,浙江应大力推动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汇点成面、集群发展,争取在2025年前,基本形成成熟、互补的环杭州湾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群,服务型制造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释放区域建设试点效应。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服务型制造产业生态、基础数据库、关键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及重大创新示范应用项目等支持力度。推广实施绿色政府采购制度。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以服务型制造县域(区域)试点建设为抓手,研究探索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县域)创建浙江标准。支持和指导杭州市临平区率先打造全国首个省级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探索实施产业融合趋势下的治理体系改革举措。 发挥示范城市标杆效应。发挥示范企业、示范平台、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促进创新典型、带动创新品牌、引导创新氛围。支持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地,进一步增强服务型制造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能力;支持温州高水平建设工业设计类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辐射带动浙南地区转型发展;支持台州、绍兴等传统制造业发达地区逐步创建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 形成转型升级提升效应。建立健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打造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服务平台,培育发展一批服务型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专业服务机构,强化服务供给和支撑,为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计量测试、标准研究、检验检测认证、咨询诊断、技术指导、污染源监测和环评、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实现服务型制造发展的现代化、制度化、科学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