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业创新的“梦工厂” |
|||
|
|||
丁朝华 楼 黎
近年来,瑞安市坚持创新强市首位战略,以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为抓手,深化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建成东新科创园、星矢部落等孵化载体41个,孵化空间超10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青年人才、省级以上孵化载体等数量均居温州市前列。 推动专业运营机构“独木变森林”、促进特色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花结硕果”……大孵化器集群已成为瑞安市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的“梦工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搭建资源聚合新平台
2022年启动实施的大孵化器集群战略,是温州市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孵化科技型初创企业、引聚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落地科技成果转化而实施的一个重要载体。因高端增值服务供给不足、专业运营团队能力有待提升以及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瑞安市的孵化载体曾面临“有空间、缺资源、难运营”的窘境:全市41家孵化载体中,13家因运营能力不足陷入空置危机,企业入驻率曾低至38%。 面对困局,瑞安市科技局组建调研组,分类走访了16家孵化载体,向各类在孵企业发放300多份需求问卷,了解创业者的真实困难和诉求;针对孵化载体存在定位不准、运营不专业、体系不健全、服务资源不足等难题,向上寻求支持,向外拓展思路,谋求改革发展。 为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瑞安市引入杭州星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整合15家服务机构,成立温州市首家县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组建孵化专员队伍和服务专员队伍,构建了一站式、专业化、多维度综合服务体系;聚焦发展规划、制度建设、团队培育、项目招引等内容,为孵化载体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 为提升规范化建设能力,瑞安市发布《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作业指南及服务体系》,将孵化载体建设细化为7大步骤13条具体事项,为大孵化器集群建设提供“说明书”式的工作指引。 如今,瑞安市已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培育链,提供场地供给、项目申报、融资匹配、资源对接、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全周期的孵化服务,让初创企业“踩准”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 2024年,瑞安市新增孵化空间45.3万平方米,其中优化提升孵化空间22万平方米、助推民营企业创设孵化空间13万平方米;提升四星级孵化载体5家、三星级孵化载体15家。
赋能传统产业新突破
瑞安市是“中国汽摩配之都”,拥有规上工业企业超千家。处于转型阶段的汽摩配产业曾困难重重:某机械企业数千万元的高端机床年利用率不足30%,跨境电商企业因物流成本高企,订单流失率达25%…… 如何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瑞安市以链主型企业为支点,打造孵化载体,撬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意愿不足,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困难,是瑞安本土产业与孵化企业协同发展的痛点所在。”瑞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中,瑞安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注入孵化力量,有针对性地引导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牵头运营孵化载体,加速本地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培育新的增长点。 浙江长城换向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换向器的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长城集聚了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23年,浙江长城打造了瑞安市首家链主型民营企业孵化园,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拎包入住”的科研孵化环境。目前有在孵企业12家,其中2家小微企业成功升规,有效推动了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如今,孵化力量释放出强大能量—— 发挥链主型企业招商优势,开展“以大带小”协同孵化,推广零部件配套合作下单,机械装备孵化园内的18家在孵企业2024年订单增长40%; 中弛、名道孵化园自建智慧云平台,为在孵企业在产品设计、品牌运营、产品销售、智慧仓储等环节赋能,带动产值增长2.7亿元; 汽配行业龙头戈尔德公司打造汽配贸易港,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通过集中采购、联合研发降低成本超15%; 推进跨境电商“9810”出口全链路试点,领垦孵化园、跨境电商园吸引汽摩配、时尚轻工领域电商创业企业57家,带动出口6亿元…… 从旧厂房出租到链主型孵化园,从“单打独斗”闯市场到“以大带小”抢订单,从“关起门来”搞研发到工业软件、高端机床开放共享,各类孵化载体成为瑞安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去年7月,温州昭胜碳氢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入孵瑞安市东新科创园。这是一支由院士领衔的团队,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力。他们致力研究一件事:为碳材料和氢能产业提供解决方案。 为何落户瑞安?温州大学碳材料与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杨植说:“依托瑞安市齐全的产业链,我们可以把实验室样品变成产品、变成商品,实现产业化。” 去年10月,北航投资低空经济(瑞安)孵化园揭牌,为瑞安市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打造“天空之城”注入新动能。 北航投资低空经济(瑞安)孵化园一期孵化空间1万平方米,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孵化园负责人谢铭表示,目前,首批低空经济企业已入驻。下一步,将积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加快构建低空经济孵化育成体系,支撑推动科技成果率先转化和科技企业加速孵化。 近年来,瑞安市聚焦氢能、低空经济、3D打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为载体,优政策、强服务、聚资源,让“科创变量”加速成为“发展增量”。 2024年,瑞安市各类孵化载体新增入孵企业(团队)381个、青年创新创业人才3547人;全市新增全职国家和省级领军人才6人、入选“瓯越英才计划”27 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