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灯影演绎千古事

2023-06-15 09:08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钱梦佳

钱梦佳


“隔帘说书,一口道尽千古事,影子乱弹,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对皮影戏最生动的写照。当灯光暗去、音乐四起,幕布上,人物、走兽等皮影道具依次登场,神奇的光影世界渐渐展现,观众的情绪也随着那皮影小人的命运跌宕起伏。

影影绰绰,如梦似幻。一个戏台,一块幕布、一盏明灯,加上几个生动的皮影小人,就能上演一出饱含文化底蕴的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向来深受人们的喜爱。2006年,海宁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灯影演绎千古事


飞入百姓家


中国皮影戏最早发祥于两千年前的西汉陕西一带,宋时流行于街坊酒肆,宋室南迁后传入海宁和桐乡一带。

关于皮影戏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文学家张耒创作的笔记《明道杂志》,其中写道:“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宋朝皮影戏有多精彩了。

到了南宋,皮影戏从富家子弟的心头好变为了全民性的文娱活动。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记载:“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此类不可遽数也。”更有趣的是,南宋时,“影戏”之名还经常被应用到灯彩和食品之中,开发了以影戏命名的食品,如“影戏算条”“鱼肉影戏”。

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记载:“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闫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南宋杭城影戏的繁荣,也带动了外围城市海宁的皮影表演艺术。

在上千年的衍变过程中,海宁皮影在保留皮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并融入当地的社会民俗。

在海宁农村,婚丧喜事、孩童满月,来一台皮影戏是常有的事情。为了祈求蚕茧丰收,每年开始养蚕前,村里各家各户都要请皮影戏班子到蚕房来演上一场。戏演完后,主人家要将用做荧幕的纸揭下来,贴在蚕匾上,期盼“蚕花二十四分”。所以,当地人又把皮影戏叫做“蚕花戏”。


台下精微功


海宁影偶受宋代影戏业行会组织“绘革社”的影响,制作上采用“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的方法,而且还保留着门狮、宫灯等宋代豪门特色。

皮影则用羊皮或牛皮为材料,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制作时,先将兽皮的毛、血去净,再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艺人们将各色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刀具刻凿后,涂抹上颜色,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

雕刻一般都用阳刻。绘画染色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度在10—55厘米之间。

“小生何定贵,姑苏吴县人氏。只因大比之年,进京赴考,贪赶路程,错过宿店,误入大王山林宝地,被小姐擒上山来……”皮影戏传入海宁之后,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典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同时,海宁皮影戏将唱词改为当地方言,民间曲调“阿拉腔”化用入戏中,深受百姓喜爱。

皮影戏有上手(主演)、下手(助演),两位演员合作表演,每个人操纵一个或多个影偶。他们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要制动锣鼓。一番操作如疾风骤雨,却又条理分明。正是这种独特的表演技巧,加之皮影古朴的造型,让海宁皮影戏被称为“世界电影始祖”,让人惊叹。



走活传承路


加大对皮影戏的保护力度,近年来,海宁先后成立皮影艺术团,设立皮影戏保护传承基地,以“立足传统、发展创新”为原则,积极开拓非遗保护与旅游、文化发展有机结合的道路,也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皮影的新青年。种种做法,让传统的海宁皮影戏焕发了新活力。

一方面,组织老艺人进行抢救性的录像搜集,并在斜桥中学开办了海宁皮影戏操作演技培训班,由老艺人手把手教授。另一方面,将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斜桥镇中心小学等列为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开展海宁皮影戏的传承、演出和教学工作。

在新时代文化浪潮中,海宁皮影戏不断地创新、跨界,与省外国外艺术进行碰撞。2003年春节,海宁皮影戏在新西兰国际元宵节庆活动中进行了表演。2015年11月,登上第四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舞台。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文化走亲系列活动——“潮城海宁美丽北仑”海宁皮影戏文化走亲(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来到九峰幼儿园、滨海国际合作学校,为数百名师生献上了精彩表演……一出出剧目隔帐演绎千古事,让更多人领略光影世界的魅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