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大家专栏
坚定战略定力

2023-07-31 15:3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辛鸣

辛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今日的中国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中,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各种思潮、各种观点甚至各种奇谈怪论众说纷纭,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如果没有足够战略定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动上犹豫不决、战略上摇摆不定,就容易随波逐流、进退失据,乃至丧失行动能力,错失发展机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决策,不仅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更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走出来的一条伟大道路,既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着深厚的文明之根,既坚守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彰显着实事求是的实践品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变革所创造出的发展与治理奇迹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增强战略定力就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这样的大国走向现代化贵在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切不可朝三暮四、朝令夕改。任何政策从制定实施到发挥效果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阵痛,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战略定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中国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治国理政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但越是如此,越需要无比强大的战略定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在改革方面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在政策意图方面该倡导的必须倡导,不该纵容的决不姑息,始终把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当今世界再一次进入了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为中国社会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在这个问题上,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不要因一时一事或某些人、某些国家的言论而受到影响,更不能掉入别人故意设置的各种陷阱,使我们长期致力维护的和平环境受到破坏,耽误和平发展大局。当然,要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首先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审时度势、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机遇、创造条件发展自己,做强自己,也是战略定力题中应有之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