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好运用践行好“浦江经验” |
|||
|
|||
今日浙江评论员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 2003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选择浦江县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第一站,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亲自推动形成了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 “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推动的开创性变革实践。2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推动“浦江经验”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持续彰显出永恒的时代价值、科学的真理力量、磅礴的实践伟力。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迎来“浦江经验”形成2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浙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践行“浦江经验”的光荣使命。日前,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信访局与浙江省委召开总结推广“浦江经验”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经验交流会,对更好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把信访工作放到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场景下谋划推进,传承弘扬好、运用践行好“浦江经验”,以浙江新实践推动“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新价值、展现新魅力,努力为全国提供更多浙江素材、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一心为民解难题。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浦江经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树牢“一心为民解难题”的政绩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有对人民的浓烈情感,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信访当成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结合主题教育,读好“浦江经验”发展过程中的好素材、好故事,在实践一线强化对人民的感情,感受“浦江经验”的价值。建立常态化有效的群众联系机制,让群众投诉有门、倾诉有路。推行好“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好做法,创新、畅通网络渠道,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倾听、点对点回应,切实做到难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 务实担当敢碰硬。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必须把好“务实担当敢碰硬”的事业观。以“敢当铁匠硬碰硬,不做瓦匠和稀泥”的胆量,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善接“烫山芋”,主动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学到真功夫、砥砺大担当。实打实解决问题,肯实干、求实效、出实绩,不用“研究研究”“回头再说”敷衍群众,而是秉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狠抓落实。环扣环力求长效,特别要把注重法治观念、双向规范、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等方法理念转化为制度基石和举措,促进下访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实干争先再突破。20年来,“浦江经验”在浙江起源形成、深化发展、成效卓著。总结推广“浦江经验”,就要在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中进一步做实做好信访工作,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基础,深入解答信访工作“点与面”联动的新命题;更加突出体系集成、同向发力,深入解答信访工作“上与下”贯通的新命题;更加突出便民利民、可感可及,深入解答信访工作“呼与为”对接的新命题;更加突出攻坚破难、实绩实效,深入解答信访工作“敢与干”统一的新命题,推动“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