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 |
|||
|
|||
今日浙江评论员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等纳入“八八战略”,亲自擘画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明确要求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强调“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日前召开的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吹响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冲锋号。全省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单元,聚焦山区海岛县、聚焦农村农民,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公共服务“七优享”等工程,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努力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 缩小“三大差距”,要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多年来,“千万工程”持续迭代升级,给浙江农村百姓带去了切实可感的万千幸福,也生动诠释了共同富裕理想照进现实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还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事实上,“千万工程”不仅是一项具体工程,其中还蕴含着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缩小“三大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和必须攻克的堡垒。我们必须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的经验方法,将其所蕴含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聚焦小切口”“久久为功”等理念、方法和机制,贯穿运用到缩小“三大差距”的全过程各方面,使其在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纲举目张的关键作用,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要做好“三篇文章”。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山区海岛县、在农村农民。但解决重点难点,却必须跳出“城乡脱节抓‘三农’”的狭隘思路,充分运用好“千万工程”的“集成打法”,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积极构建以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为支点的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提升,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要全域建设诗画浙江和美乡村,深入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通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通道;要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产业发展一体融合,要素资源双向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均等。 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要坚持“五大原则”。要坚持创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不搞“政策洼地”;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单元,谋划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一体化发展和人才有序流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坚持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不急躁冒进、“毕其功于一役”;坚持创新创业、勤劳致富,不“养懒汉”。用好这些从“千万工程”中提炼的工作原则,抓好完善省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产业平台等“8项重点工作”,必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