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流转万物生 |
|||
|
|||
今 哲 画稿、临缎、着色、上绷,以彩线穿绣针,一手绷上、一手绷下,不断起针落针,就这样,一幅生动灵巧的瓯绣作品就跃然现于指尖。 一笔一画东瓯韵,一针一线一世界。作为中国六大名绣之一,温州瓯绣有着与众不同的东瓯地域特色,又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齐名,被誉为浙江的“三雕一绣”。2008年6月,温州瓯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绣作品《红楼十二金钗》 ●衣画裳绣 刺绣,起源于人们对于装饰的需要。相传黄帝时代人们就将颜色涂在身上以美化自己,称“彰身”,后将纹饰刺在身上,即“文身”。种桑养蚕兴起后,人们有了遮体的帛绸,从文身到尧舜时期章服制度的“衣画而裳绣”,原本刺于身的纹饰以针绣的方法转移到服饰之上。 温州古称“瓯”,瓯绣因此得名。瓯绣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民间女子已精于刺绣。北宋时期,来自各地的刺绣技法传入温州,在当地绣工的整合创新之下,瓯绣日渐成熟,自成一派。明清时期,温州因是港口城市商业兴旺,瓯绣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清道光末年至咸丰初年,温州出现了专业绣铺,从宗教装饰到官衣锦服、戏装旗袍、生活用品等,瓯绣应用已十分广泛。 清宣统二年(1910年),瓯绣知名艺人林森友创办了号为“美艳”的刺绣工场,温州自此开始出现瓯绣画片,也使瓯绣逐渐向艺术欣赏品方向发展。 1916年,温州设立了刺绣局,雇用女工,兼雇男工,经营出口生意。温州城区的府前街、打锣桥等处设有刺绣铺(坊)二十余家,从业人员约六百五十人。外商多次来温州订货,瓯绣迎来空前繁荣的局面。 但瓯绣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抗日战争期间,温州三次沦陷,绣铺(坊)纷纷倒闭,刺绣艺人失业,瓯绣艺术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瓯绣艺术犹如枯木逢春,再次焕发生机。20世纪60年代,瓯绣达到鼎盛时期。 ●技艺至臻 瓯绣可分为丝绣与发绣,发绣以人的发丝作绣,能经久保存、千年不腐,但习惯上称丝绣为瓯绣。丝是瓯绣最重要的材料,温州素有“八蚕之乡”之称,为瓯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虽然瓯绣的画面多为花香鸟语,但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作品是人物绣,《红楼十二金钗》《鹤鹿同春》等名作频出,确立了瓯绣以绣人物见长的艺术地位。 瓯绣工艺大致分画稿、临缎、着色、上绷、刺绣等多道较大的工序。其中的第一步画稿至关重要,决定着刺绣作品的质量,而将绘画语言转化成刺绣语言更是做好瓯绣的一大关键。瓯绣针法严谨,从传统针法到创新针法多达几十种。旧时民间以平针为主,后渐运用齐针、侧针、施针等针法,尤以侧针为主,故瓯绣较苏绣相对浑厚而富有质感。 俗语说“绣花难绣缕”,而瓯绣艺人则可以根据刺绣绘画作品笔法的走势特点,较好地把握丝缕(丝理)变化的规律,形成绣理分明之特点。构图、色彩、绣理三结合,使得瓯绣绣面生动、富有巧思。经过历史发展与积淀,瓯绣渐渐形成了构图简练、色彩绚丽、针法丰富、运针灵活、绣面光亮等艺术特色。 ●绣业新声 今年4月,“锦绣中华──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及瓯绣作品展”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手工艺大师邹绳珠携50多幅瓯绣作品赴港参展,向观众娓娓道来如何与瓯绣结缘、从事瓯绣工艺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培育新一代年轻“守艺人”,才能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从前,瓯绣都是师父带徒学艺,通过操作示范和口传的方式流传,传承方式单一,缺少系统教学。2005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将瓯绣带入校园,成为一门课程,邹绳珠老师便开始以班级教学的模式,培养新一代瓯绣工艺的传承力量。 “首先要打好底子,学习传统基础的技法,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结合起来,我鼓励学生们去创新、去创作,在竞赛中拿奖。”邹绳珠说。近年来,她和学生们做了个性化婚纱、瓯绣手机壳等特色作品,将传统文化与国潮时尚相结合,还收获了不少国家级奖项。 如今,新一代瓯绣创作者以贴合年轻人审美的创作,不断将瓯绣带火“出圈”。“85后”绣娘黄立立创作新水墨风瓯绣《南戏瓯韵》,大胆使用植染工艺,将面料做旧,呈现宋韵色调,并使用创新松针法,将“松弛感”拉满。“丑萌”的风格,使其作品一经展出就深受年轻群体喜爱。 瓯绣不仅仅是一种绣品或工艺,同时也是温州文化的积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更是审视温州历史变迁的一条重要线索。织物为底,针线作画,古老的刺绣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瓯绣的故事还在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