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多规合一”绘出未来版“富春山居图”

2024-03-15 14:3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今国

今 国

 

  国土空间是生存之基、财富之母、民生之本、生态之依,也是浙江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的物质载体。

  近日,《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准。这是浙江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融合了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定位、土地利用规划刚性管控、城乡规划科学布局的优势,统筹城市乡村、陆地海洋、地上地下空间开发保护,系统解决了过去各类规划种类繁多、各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面向未来,《规划》提出构建形成“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的国土空间新格局,打造长三角世界一流城市群金南翼、未来版“富春山居图”。


衢州马金溪

多规合一

打造全新空间规划体系

  

  “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事物。2022年,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成果——《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正式印发实施,形成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浙江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交汇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这是一套全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参与《规划》部分编制和评审工作的岳文泽说,以前多部门主导的专项规划,虽各有侧重,但在城乡接合处等交互区域,同一块地的开发强度、管控方式可能存在重叠冲突。“多规合一”不同于以往开发优先、规模优先、效益优先的增长逻辑,是对区域、城乡、陆海空间规划的系统优化,生态优先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规划》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到2035年,浙江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65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67万平方千米。同时,《规划》充分体现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统筹协调细化落实了自然资源保障、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空间控制线,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放开手脚用地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顾浩表示,浙江是资源小省、经济大省,要用有限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空间开发必须从增量扩张逐步向存量盘活、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转变,着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路径。


一湾引领

留足未来发展空间

  

  总体目标上,《规划》提出,到2035年,浙江将构建形成“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其中,“一湾引领”和“四极辐射”,重在以环杭州湾经济区为核心,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全面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能级;“山海互济”和“全域美丽”,涵盖“一县一策”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等内容,旨在以高水平均衡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为何要规划建设“环杭州湾大湾区”?

  “浙江的经济发展到今天,面临着发展的‘紧箍咒越来越紧’的问题。”参与《规划》编制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工程师马亚利说,“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集中资源干大事的区域,引领浙江发展。”

  环杭州湾大湾区,以杭州为中心,贯穿杭嘉湖绍甬舟六大城市,绵延约300千米。

  从区位优势看,六大城市主要位于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交通便利快捷,发展腹地辽阔;从经济发展看,2023年六市GDP总量5.75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9.6%;从人口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六市人口合计3780.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7%

  这样的优势条件,让环杭州湾大湾区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为现代化大都市连绵带,站上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C位。

  与此同时,“多规合一”后,新一轮《规划》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等全部自然资源要素,可以通盘统筹协调区域、城乡、陆海、地上地下等各类空间。以陆海统筹为例,海域辽阔的浙江,是全国海岸线最长、海岛最多的省份之一,《规划》首次实现了陆海一体的空间协同和陆海联动的要素配置。

  一方面,《规划》提出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明确浙江63%的海洋空间为适宜开发空间,并布局渔业、交通运输、工矿通信、游憩等用海方式,谋划布局海洋牧场和海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海洋经济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规划》提出统筹利用海岸线、海岛、海洋生物、海洋能源等资源。如浙江将提升潮汐能、海上风能、海上光伏利用水平,形成海洋清洁能源保障体系。

 

以人为本

注重协调和可操作性

  

  国务院在关于《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中指出,《规划》是浙江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批复的背后,其实贯穿着好几层关键用意。”岳文泽表示,《规划》不仅体现了战略性、科学性,更注重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包括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等等。

  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大区域到小社区,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规划》都进行了全方位安排。比如基础设施方面,未来要提升杭州、宁波、温州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预留金义机场的区域枢纽空间;在全省布局“五纵五横”铁路网络,推动都市圈和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打造“枢纽上的城市、轨道上的浙江”。

  紧密结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还明确了“做强中心城市、做特县域县城、做精美丽城镇”的城镇化空间策略,形成“双核四极多群”的中心城市体系: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努力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提升温州、金义都市区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嘉兴要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湖州要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绍兴要融杭联甬接沪打造网络化大城市,台州要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和沿海沿湾支点城市,衢州要创新省际合作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丽水要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舟山要创新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浙江将建立规划“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推动《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