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沐光浴风涛成雪

2024-05-15 11:2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许淑瑶

许淑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寻常人家的必备调料,亦是从古至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在“千年盐乡”象山,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从广博大海中提取出丰厚莹白的盐,与之相伴的是制盐技艺的日益精进和海盐文化的质朴灿烂。2008年,“象山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盐晒制


渔盐之利

  

  象山县地处浙东,三面环海,一线穿陆。早在唐神龙二年(706年)象山立县之前,这片土地就已经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得渔盐之利。

  根据《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的记载,江南道属有盐乡县12个,象山立县之前所属的鄞县、宁海都在其中。此外,在唐大中十三年(859年),象山爆发了由盐贩裘甫所率领的农民起义,被视为“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先声”。裘甫起义的响应者大多是不堪征役重负的盐民,这场轰轰烈烈的盐民斗争意味着象山在当时就已经是重要的海盐产地。

  而东亭庙和东亭庙碑的存在,将象山产盐的时间线拉得更为悠长。东亭庙原在丹城东门外,庙前的路叫作长塘路,它是象山历史上第一次围涂筑塘晒盐留下的塘坝遗迹。而借助东亭庙碑,我们也能知晓:“东亭之神由汉于始,其神之庙,代有显征,民之业渔盐者必礼而祭。”这可以被视作目前象山先民从事盐业生产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而这座庙宇承载的便是当时盐民们祈求神灵庇佑的朴素愿望。通过这些散落的吉光片羽,象山产盐的历史可以提前到汉代。

  自北宋建玉泉盐场、置盐官、掌卖纳事宜后,象山缘海而邑,环邑皆灶,盐区分布极为广泛。象山盐场经过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几经废兴,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

 

波涛成雪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这是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煮海歌》的诗句。柳永曾在定海做过盐官,透过他的文字,我们看到了“波涛成雪”的神奇画面,亦有盐民的无限艰辛。

  波涛如何成雪?这是一门关于蒸发和结晶的学问。

  最早,人们通过煮海水为盐,也称熬波。在宁波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熬海煮盐。到了唐代,出现了先将海水制成卤水、再将卤水烧煎成盐的技艺。如逢干旱,可以刮盐泥堆成的土溜制取卤水,即“刮泥淋卤法”。“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当年柳永所目睹的正是这种制盐方法,它也被象山盐民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清嘉庆年间,象山引入了板晒制盐,又在清末引入了缸坦晒制盐。“晒制”技艺的创新主要是,用日光、风力等自然资源代替原来的柴薪,使卤成盐。板晒,即卤水在杉木制成的盐板上蒸发,浓缩成盐。坦晒,则将盐板换成了平整的池面。根据结晶池面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泥坦、缸爿坦、缸砖坦、青砖坦等,象山以缸爿坦晒最为出名。

  1958年,象山迎来盐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革——平滩晒盐。在盐场内,修建平整的滩田,注入海水,通过自然蒸发,使海水结晶成盐。滩内一般分为蒸发区和结晶区,并在其中划分出滩格。开晒时,海水先漫至蒸发区,借助阳光和风,卤水格格推进,慢慢浓缩饱和。不同区域的盐田会因为卤水浓度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这份“美丽”不只是外在的,平滩晒盐还降低了制盐成本,缓解了盐民的劳动强度。

  古往今来,盐的莹白未改,而时光却如象山的海岸线一般曲折,见证着制盐设备、技术的更迭,倾注了一代代盐民们的智慧、辛劳和喜悦。

 

吃尽“滋味”

  

  在生活中,盐让食材入味;而在象山,盐让人生入味。

  它可以是一种有形的信仰:在象山盐区的庙宇之中,人们崇拜着三大盐宗——产盐的夙沙氏、贩盐的胶鬲、管盐的管仲,供奉着盐司神、刘晏神、熬盐神(也叫盐熬菩萨),其中盐熬菩萨诞生于象山本土,是当地人可亲可敬的神灵;在逢年过节、神灵生日之时,盐灶开烧、祭盐熬菩萨的仪式,热闹的盐司庙庙会,以及平日里人们在挖土、打桩、造房等场景时撒盐米以辟邪保平安的风俗等,无不寄托着人们诚挚的期盼和祝福。

  它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印记,落入当地人民的语言之中:“一天不吃盐,吃饭不香甜;三天不吃盐,走路软绵绵”“吃尽滋味盐最好”是人们对盐深沉的爱;“若要甜,加点盐”“吃的米和盐,讲的情和理”是盐所诉说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近年来,象山设立传统晒盐技艺体验区、打造海盐晒制非遗传承所、开展盐文化节活动……盐所赋予的独特风味,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存在。

  今天,踏入整个浙江省唯一保留的古法晒盐盐场——位于象山县高塘岛乡的花岙盐场,眼前的广阔盐田既是对过往辉煌的注脚,亦是对好奇游客的欢迎。在这里,打盐花、做盐雕、吃渔家风味、买“花岙晒盐阿伯”IP形象的文创产品……游客沉浸式体验被盐所浸入的“滋味”,乐亦在其中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