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艾蒲青翠千舸竞

2024-05-31 16:2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祁元

祁 元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对中国人按时令调整生活有重要意义,也孕育了丰富的习俗文化。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把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11年,嘉兴端午习俗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兴端午节龙舟赛


尽传迎伍君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浴兰节、天中节等,多样的别称也反映了端午民俗内涵的丰富性。

  人们习惯将端午和地方名人联系在一起,其中屈原的故事最为人所熟知。而在嘉兴一带,人们纪念的对象是伍子胥,有“五月五日,时迎伍君”的说法。伍子胥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晚年却遭奸臣所害,被夫差赐死。伍子胥死后,民间尊奉其为潮神、涛神、江神,并被立庙祭祀,受人间香火。清代诗人朱彝尊的《午日吴门观渡》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

  嘉兴端午习俗的流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四五千年前至秦汉时期,以原始龙图腾信仰为核心,秉承仲夏禁忌这一端午本义。在古人看来,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存在诸多忌讳,故将端午作为驱瘟禳灾、避恶除病的节日,这是嘉兴端午习俗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古传说和记忆逐渐出现了历史化、伦理化的倾向,与端午有关的一些历史人物传说开始见于记载。“端午祀伍”一直是嘉兴端午的主要习俗,表现出由禁忌向历史化、伦理化的倾向转变。

  隋唐至宋元明清时期进入第三阶段。嘉兴端午习俗的核心元素在唐宋已有较完备的体现,诸如食粽、竞渡、插艾、泛蒲、捕蟾、悬钟馗、吃“五黄”、跳“傩戏”、佩“健人符”等。至明清时,端午习俗活动达到鼎盛,很多由来已久的节日元素达到“家家如是”的地步。

  

赠君一枝艾

 

  明万历《秀水县志》载:“端午,贴符,悬艾,啖角黍,饮蒲黄酒。”从衣食住行到竞技娱乐,自古至今,端午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习俗文化。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粽子是嘉兴端午首要的节日美食。嘉兴稻作生产历史悠久,作为嘉湖细点典型代表的嘉兴粽子发展至今,形成了“五芳斋”“真真老老”“知味观”等知名品牌。此外,端午还要食“五黄”、豆腐、煨蛋、大蒜、白肉等,意在避免毒害祈求健康。

  在“住”方面,也有诸多讲究。在居所熏烟,喷雄黄酒,挂艾草、菖蒲、大蒜等,这类习俗既有巫仪的成分,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实际的杀菌消毒作用。《越谚》中收录了一副对联:“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菖蒲艾叶一为驱邪、一为招福,相辅相成。

  端午节的衣履配饰也与平日不同。从地方文献记载来看,嘉兴端午服饰习俗极为丰富。《古禾杂识》载:“闺人作蟾蜍袋、蒜葫芦、金蜘蛛、绢老虎、钗梁缀、键人符……又妇女剪蚕茧为花,儿童以雄黄涂面塞耳,或书王字于额。”万历《嘉兴府志》载:“妇女制缯为人形佩之,谓之‘键人’。幼者系彩索,佩虎符,以解不祥。”时俗迁移流变,今天嘉兴依然流行佩香囊、穿虎衣虎鞋、戴虎帽、系五彩丝等。

  此外,龙舟竞渡、踏白船、斗草等竞技娱乐活动也是端午的重头戏。嘉兴是著名水乡,人们依水而居,曾“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每至端午,南湖竞渡百舸争流,热闹非凡。

 

端午余味长

 

  南湖竞渡龙舟飞扬,街头巷尾悬挂艾草,家家户户粽香浓郁。随着时代发展,如今的端午节民俗有所简化、有所保留、有所创新。每至端午,以“嘉兴端午·中国味道”为主题的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令人翘首以盼。作为当地的特色节庆活动,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已经跨入第18个年头,打响了“过端午,到嘉兴”的城市品牌。

  2023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子城遗址公园拉开帷幕,首次举办的端阳大集惊艳亮相,舞龙舞狮、龙舟竞渡、踏白船表演赛、裹粽大赛等20项活动轮番上演。宋韵集市上,人们可以饮酒斗诗,亲手制作端午香囊等。滚铁环、舞醒狮、射五毒……孩子们也在游玩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与现代融合,传承与创新并举,“嘉兴端午·中国味道”——这张享誉国内外的城市文化金名片越擦越亮。

  节庆因文化而精彩,因创新而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一年一度的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通过一次次复盘传统民俗、回味历史传说、传承文化内涵,让每一个市民浸润在古人的智慧里、今人的初心中,升腾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

  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18年的发展演变中,也采撷了不少散落民间的艺术遗珠:有起源于祭祀蚕神、又与宋将岳飞相关的民间水上竞技“三塔踏白船”;有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的嘉兴地方民俗活动“嘉兴掼牛”……散落的文化瑰宝重焕生机,端午文化余味绵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