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为创建“韧性城市”探索新路

2024-07-18 09:0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沈林

沈 林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核心聚集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是关键。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首批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浙江省丽水市榜上有名。

  2023年底,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论坛暨城市韧性与气候适应主题研讨会上,丽水市成为全国首批、省内唯一入选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行动计划”的城市。如今再获国家级试点,丽水市究竟凭借什么?


丽水南明湖


规划先行

建设“城市风廊”

  

  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丽水的水质量、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前十,是名副其实的华东生态屏障。

  然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也因高山大川而烦恼:通风条件不太好,每到夏季就成为浙江有名的“火炉城市”。为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丽水市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政策规划对于基础设施、应对能力、空间布局的源头引领作用。

  早在21世纪初,丽水市就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谋划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瓯江流域大溪段两侧规划为“城市风廊”,计划布设生态绿地,并不再布局高层建筑,从而预留风道,减少建筑风阻,增加遮光植被,利用从大溪吹来的“水陆风”增强城市内外空气流通,引导山区清新空气流入城区,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浊岛效应。

  两湖公园就是丽水市“城市风廊”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既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又为老百姓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得益于丽水城市风廊、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现在城区气候优良、环境舒适。”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徐礼琼介绍,“城市风廊设在市区的东北角,依托好溪堰,从东北向西南呈楔形,伸入城市中部,把郊区清新凉爽的空气带到了城市内部。”

  如今,在丽水市两湖公园内,各类常绿植物和随处可见的鸟类成了主角。“在丽水生活多年的人应该都有体会,小时候经常觉得夏天很闷热,现在室外凉爽了很多。”在公园散步的市民黄晶晶说,丽水市还建设了很多绿道,周末经常带着孩子去骑行、跑步,感觉空气很清新。

  今年4月,作为城市风廊的配套设施,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城东区块瓯江支流好溪的水东二桥首榀钢梁成功架设,标志着主桥钢结构安装正式开启,为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016年以来的气象数据显示,城市风廊规划实施以来,丽水市各主导风向上的风速都有增强趋势,有效增强了城区的空气流通、缓和了高温情况。目前,丽水市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于2003年7月31日,20年来再未出现新极值。

 

统筹推进

适应气候变化

  

  城市风廊建设是丽水市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和气候韧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丽水市又成立了适应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陆续出台实施了《丽水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关于推进丽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划,并从对外交流、生态移民、生态治理等多个方面有效统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对外交流合作上,丽水市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开展了“推进气候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气候适应综合机制试点合作项目”课题研究;与生态环境部政研中心合作,在中国内地首发空气环境健康指数(AQHI),评估空气污染、天气状况对人群健康的综合影响。

  在生态移民中,连续20年实施“大搬快聚、安居富民”行动,结合地质隐患排查和生态调查,持之以恒推进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扶贫异地搬迁等。2000—2023年,实现异地搬迁、解危除险16.7万户,共54.05万人。2019—2023年,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减少92.64%,地质灾害受威胁人数减少94.85%。

  在生态治理方面,围绕生态环境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以最严格的制度、最顶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法治推进创建百山祖国家公园,开展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试点,推进林地地役权改革。同时,坚持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标准,全域推进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规划丽水75.67%的国土面积为生态优先保护区。聚焦推动系统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于2021年列入全国首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示范工程。

  在数字化防灾减灾领域,以全国首批城市碳监测评估试点为契机,着手打造市域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网络,建成“花园云”智慧协同数字平台,逐渐形成“天眼(卫星遥感大数据)+地眼(生态感知物联网)+人眼(基层全科网络四平台)”的灾害风险数字化预警预测体系,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7.8%。

 

试点示范

探索最佳方案

  

  “入选试点名单,说明丽水市有效统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已初见成效,并获得国内外高度认可。”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晓红表示。

  据了解,此次入选的39个试点涵盖我国超大城市到小城市的不同规模,覆盖全国七大地理分区,且发展水平、气候类型、要素禀赋等特点比较明显,在全国或省内都具有较强典型性和示范作用。

  根据试点通知的要求,丽水市的任务包括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强化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保障城市交通安全运行、推进城市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等。

  “每个方面还需细化多项工作。”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副书记、副局长虞伟鈜介绍,以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为例,丽水市将探索制定深化适应气候变化试点方案、健全跨部门工作协同机制、提升完善适应气候变化配套机制和基础能力。

  下一步,丽水市将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符合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方向的领域进行个性化试点,并通过打造瓯江河流生态廊道、助推丽水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打造气候旅游康养经济带、推动气候敏感区移民搬迁等举措,持续探索基于自然的“最佳”适应气候变化方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