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新新”向荣 |
|||
|
|||
今 文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发展,聚集了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大量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 作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先发之地,浙江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近年来,浙江积极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把270多万名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玉环市新就业群体参加 玉环市新就业群体参加 “ “新新向党 新新向党 关爱四季 关爱四季” ” 活动 固本强基
如今,新就业群体已成为人们身边一道熟悉风景。他们或穿行于大街小巷,或工作服务在“云”端,灵活性强、流动性相对较高。如何在这个覆盖广泛的群体中建党组织、发挥党员作用,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浙江创新完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构建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压实“管行业管党建、管平台管人群”责任,成立省委互联网企业工委和省快递、省交通运输2个行业党委。同时,明确镇街、村社、园区等属地责任,加强党建带群建,汇聚齐抓共管合力。 互联网产业起步较早的杭州,早在2016年就开始探索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组建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和区县(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建立重点互联网企业直联机制。“工委牵头、网信主责、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工作格局下,杭州市以党建引领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波市北仑区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生活工作着2万余名集卡司机。北仑区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将集卡司机流动党员纳入租住地的工业社区党组织管理;对重点货运企业开展“集中抓组建”,实现较大规模的货运企业党组织全覆盖。 浙江沿着新就业群体“流动链条”织密组织体系,让党组织“扎根”、党员“归队”。围绕“组织怎么建”,各地探索龙头领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对暂时不具备组建条件,选派党建指导员、助企服务员,指导成立群团组织,将党的工作延伸到一线。 在龙头企业、物流园区、快递网点、产业链上及社区,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嵌入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建起坚强战斗堡垒。
赋能发展
在杭州市拱墅区文晖街道的“骑士学院”,一堂摄影摄像培训课正面向外卖骑手小哥们开讲。骑手张文浩说,可以在日常送餐中用手机及时拍下遇到的突发情况、安全隐患或好人好事,也为社会治理出一份力。 这是我省首个外卖骑手培训基地“骑士学院”,2024年5月挂牌成立,发挥党建联建优势,打造骑手专属的学习阵地。早在2021年,拱墅区就组建了杭州市首个外卖骑手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骑手分布于杭州全市,带动企业网点融入属地党建工作,使党的工作覆盖上万名骑手。 在浙江,“先锋骑手”“红色速递员”“党员先锋车队”“党员主播室”不断涌现。浙江紧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特点,探索党组织作用发挥途径,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2021年,省快递行业党委的前身——省快递物流行业党委正式成立,目前浙江已实现省市县三级行业党委全覆盖,涌现出中通“红心蓝骑”、申通“红帆橙哥”等党建品牌,推动快递行业加速融合发展。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有1个跨境电商园、3个大型商圈和超过500家的互联网电商企业,其中直播企业30家,网络主播超过200人。该街道召开党员互联网言行规范发布会,推出党员教育“模块化”管理新模式。柯桥区建立互联网企业党支部,推动党员认领网络责任区,将互联网企业及跨区域流动的党员网络主播列为党建引领对象,开展“指尖课堂”灵活教学、全面推行“网络主播第一课”、建设“红色直播间”等,切实增强互联网领域从业人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直播电商蓬勃发展,浙江省商务厅以党建为引领,引导各类电商企业、直播平台与村社党组织、经济合作社、强村公司等合作,通过合作共建、品牌选树、培训深入、网红打造,推动乡村开拓产业新赛道,实现百姓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关爱凝聚
去年10月,衢州市首场“新新交心”恳谈会在市滴滴服务站举行。相关部门的处室负责人和网约车企业负责人、司机代表坐到一起,听取网约车司机对车辆保险、社保缴纳、平台派单、平台规则等关注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诉求,并一一答复。 这样的恳谈会,拉近了党委、政府与新就业群体的联系。浙江健全完善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机制,线上通过“民呼我为”码、“企呼我应”码等,线下借助小哥驿站、企业社区等服务阵地,有效畅通新就业群体的问题诉求反映渠道,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让党组织的温暖关怀精准触达,浙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整合资源力量,每年发布暖“新”实事。推动成立全国首个货车司机服务联盟、推出27项服务清单,累计服务超20万人次。 解决“关键小事”。杭州首推“小哥码”和100个“友好小区”试点,骑手只需要扫描门口的二维码,就可以快速通行;义乌市推出“骑手公寓”、外卖小哥专属停车位、小哥专属换电站等,畅通城市小“堵点”;玉环市建设70家“红榴E站”,集交流、培训、活动、休憩等功能为一体,形成骑行距离“5分钟服务圈”……浙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城管驿站、青年之家、司机之家等阵地优化1万余个“小哥驿站”,推进户外劳动者站点建设,让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 增强获得感、荣誉感。将新就业群体纳入技能人才体系,探索开展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广泛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培育行业岗位能手、“浙江金蓝领”。积极推进“小哥学院”建设,大力开展“最美”选树,激励新就业群体在实现自身价值中增强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归属感。 提升融入度。积极探索让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主动参与公益服务、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关爱老人儿童等,发挥“流动哨兵”“移动探头”独特作用。越来越多新就业人群在实现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