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 |
|||
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 郑栅洁 |
|||
|
|||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宁波将按照“全省域都是主角、全方位都要展示”的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加快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和宁波特点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交出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为百姓造福的高分答卷。 宁波南部商务区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当模范、走在前
大力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深入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培育壮大5个重点领域新兴产业,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打造制胜未来的硬核实力。以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目标,一体推进产业提质扩量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成20条完整、强大、有韧性的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建设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和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聚焦实现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品进口替代,加快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推动更多宁波企业成为全球行业的领跑者、中国产业链安全的维护者。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线上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级。完善市域产业布局,加快开发区(园区)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推动产业平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上当模范、走在前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列、特色领域科技创新达到国际一流、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坚持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力,升级人才计划,发挥宁波籍院士作用,深化青年友好城建设,巩固顶尖人才、青年人才、制造业人才加速流入态势,打造高素质人才发展重要首选地。集中力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完善支持在甬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释放创新活力的政策机制,引进共建更多强校强院强所,加快建设以甬江实验室为龙头的实验室体系,全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和服务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加强优势领域基础研究,打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科创高地。完善创新生态体系,高水平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宁波实现产业化。
在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上当模范、走在前
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好的办事体验。狠抓各类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努力在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资源配置等领域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对标世界最先进标准,聚焦企业最关切问题,实施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三服务”活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参与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深入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高水平建设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和“一带一路”中意(宁波)园区,争取增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把港口最大资源、开放最大优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全市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接轨上海,大力推进甬舟、甬台、杭绍甬一体化、同城化发展,高水平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城市,加快沪嘉甬(通苏嘉甬)铁路、甬台温福高铁、沪甬跨海通道、栎社机场四期、宁波西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全面增强前湾新区、南湾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产业大平台集聚辐射功能,努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在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上当模范、走在前
坚持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重,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优化全市域空间布局,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均衡度。实施“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完善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发展壮大都市经济,增强中心城区极核功能,加速集聚人口、资源、资本、技术等要素,把宁波建成常住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统筹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深化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建设,打造月湖、老外滩、药行街—城隍庙步行街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区块、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创建一批“席地可坐”的高保洁示范区,让城市更加精致精美、时尚大气。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城乡美美与共、相得益彰。加强与省外对口地区的深度协作,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发展。
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上当模范、走在前
坚持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再难也要解决、老百姓提出的意见再尖锐也要虚心接受,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取得新进展。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宁波精神,加快建设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高标准打造宁波文创港、象山影视城等重大文创平台,使宁波成为高品位的文化强市。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增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镇级分中心功能,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脑”建设,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重大疫病防控能力。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让绿色成为宁波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在巩固发展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上当模范、走在前
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评估、政治体检和政治监督,引导督促党员干部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走心,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打造维护力强、引领力强、担当力强、服务力强、廉洁力强的领导班子。贯彻“两个必须”要求,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力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贯通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为基层松绑减负长效机制,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做好促发展、保平安、惠民生的工作。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打造政治生态清明、经济生态清净、社会生态清朗、文化生态清正的清廉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