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0年第十五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纵横谈
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价值

2020-08-20 15:0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王炳林 郑丽平

王炳林  郑丽平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关系文明兴衰、人民福祉的重要发展理念。15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并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引与基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新时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助于从“新型文明形态”的高度建设美丽中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生机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回应当代实践问题的思想成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在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直接现实指导意义的科学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革命性变革,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实现这一变革提供了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的思想成果和生态话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是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客观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经验、回应现实、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提出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科学论断,反映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倡导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绿色空间”概念,强调“生命共同体”理念,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绿色价值观念,部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任务,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制定路线、开辟道路、形成战略的基本依据,唯有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根本上适应了这种转变,并为新时代基本方略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指引。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盼温饱”“求生存”,到现在“盼环保”“求生态”,环境优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时代新内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协调推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力度,开展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特点的工作,以空前的污染治理力度、制度出台频度、监管执法尺度、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回应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实现了长期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因“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方式而付出了代价。从基本国情来看,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从发展方式来看,生态环境问题在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新增量仍处于高位,生态环境压力巨大,也存在绿色发展方面认识不深、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从当前境遇来看,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而且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并系统解决。从现实任务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诸多的挑战、压力和矛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难关要过,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形势的严峻性加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性、现实紧迫性、时代前瞻性回应了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性生态环境问题,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比如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长江经济带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表明,这一理念是符合客观规律、顺乎民意的科学理论,必将指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境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中国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的新境界。新时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助于在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环境治理方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解决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历史经验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无节制消耗自然资源和无底线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工业化虽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历史已经证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从根本上来讲,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界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源于自然界,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认为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自身的和解是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的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人们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和解难题,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解决了经济与生态关系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崭新路径。一方面,强调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好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当下与长远的辩证法,深刻警醒人们:对自然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之心,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就会破坏自然界,也会破坏复合生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的观点。立足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从而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正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表明党对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具备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解决了党长期执政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重要抓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新性发展的方式赋予党的执政理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成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将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视为自身的使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在发挥党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中,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这些都成为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重要内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思想指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独特意义。新时代,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都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在于将观念转化为行动,将共识转化为合力。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保护好这一宝贵财富就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人民群众的掌握,从而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立足当下,一要掌握整体态势。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二要树立战略思维。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要及时科学运用好这个机遇期。三要增强危机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号召人民群众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尤其是要坚决消除认识模糊不清、思想麻痹大意、作风不严不实、急功近利或怠政懒政的现象,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充分发挥生态文明体系的优势。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价值,重点在于将生态文明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一是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二是抓好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推进制度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尤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携手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价值,还在于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转化为世界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于坚持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要提出中国主张。通过提升国家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宣传,使世界人民充分认识到,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美好世界是人类的共同向往,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应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二要承担中国责任。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中国既要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也要同世界各国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三要贡献中国智慧。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契机,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作者1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作者2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处长、研究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