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和”理念的大一统传统 |
|||
|
|||
辛 鸣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对作为建筑群所体现的人类城市规划建筑文明价值的认可,更是向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所体现的“中和”理念的致敬。“中和”理念就是反映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的精神标识之一,也是建构历史中国理想社会秩序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支持。以“中和”理念为基本价值指向的历史中国的理想社会秩序,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 “大一统”要义在“统”,其核心就是强调社会政治秩序的统一。如何统?向中而统,以中来统。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城秩序是国家秩序的上位形态与核心形态,主导着整个国家秩序的建立,塑造着整个国家秩序的属性。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中轴线是都城的中心。北京中轴线以故宫为中心,前后两侧建筑物向中而建传递的也是以中为尊的观念。 以中为尊,就能形成中央政权的权威。六合同风同的是中央的风,九州共贯共的也是中央的令。这是中国国家建设的实践逻辑,也是国家建设的客观历史。“中国”是以周王朝为中心形成的国家概念,一开始只是周朝都城洛邑一个“点”。以这个点为中心,辅以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国家制度安排,便逐渐形成国家疆域与国家治理,明确了西周天子与诸侯君臣关系,诸侯国政权同周王室之间隶属关系,确立起西周王朝统一的社会制度、统一的礼治秩序。这样的“中国”事实上体现了地理、政治、文化上以中心统摄四方的一统意识。 在随后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从秦汉到明清,中华民族是在“中央—郡县制”一元化的国家形态结构的机制作用下而形成的。中华民族追求疆域领土统一、推崇中央政府权威、注重文化共识凝聚,确立起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尽管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向内凝聚、逐鹿中原是为了向中统一。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 需要强调的是,“大一统”的统并不是同质化的集聚,不是清一色的叠加,不是一刀切的规制,而是“和”的基础上的“统”。《论语·学而》讲“礼之用和为贵”,国家秩序是有活力的秩序,社会活力是有秩序的活力。体现在都城建设上,太庙、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两侧,钟鼓楼、永定门南北呼应,“承天接地”“左祖右社”的国家礼制背后是不同功能的各居其位、各司其职。支持大一统的“和”是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职能之间的相互承认、彼此尊重、和谐圆融,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是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协和万邦。 这样的“和”兼容而不冲突、协作而不对立、制衡而不掣肘、有序而不混乱,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繁荣。历史学家钱逊把这样一种状态和秩序称为“各得其所”。国家内诸要素各得其所,国家统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