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协同治理让跨界河碧水长流

2024-04-30 09:1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王雯 沈霞娟

王 雯  沈霞娟

 

  “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吴根越角,原指吴越故地之边陲,后多泛指江浙一带。而地处吴根越角的浙江嘉兴秀洲区和江苏苏州吴江区,水系相通,犬牙交错的界河就长达39公里。错综复杂的水系,让两地多年的“水账”一直难以算“清”。

  共饮一江水,同治一条河。近年来,两地逐步打破界河间的行政“藩篱”,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对流域水环境实行精细化治理管控,不仅让河道重现清波,更将合作从水延伸到岸、从岸延伸到人,构建跨区域协同治水新格局。

  

嘉兴市秀洲区


顽疾联解

  

  站在秀洲麻溪港边眺望,河水缓缓流动,三两渔船停泊其中,河边是一幢幢古朴的民居,水田阡陌交错,家禽引颈啼鸣,一派春日里的田园风光。

  全长11公里的麻溪港,一半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西雁村,一半在吴江区盛泽镇兴桥村。这条省际边界河道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黑臭河”。“那时候上游下来的水特别黑、特别臭,别说用河水洗衣服了,连洗脚都不行。”当地不少村民回忆说。

  江浙边界的水污染纠葛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丝绸名镇,上游盛泽的纺织印染厂林立,“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盛名之下,日排放印染废水一度超过10万吨。一江污水向东流,下游王江泾镇就成了污染承接者。

  “像麻溪港这样的跨省交界河,我们这里有18条。”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河道之前都“病”得不轻。早些年,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产生活废料随意倾倒,一湾清水被染得乌黑、奶白,河中鱼虾、水生植物绝迹,交界河成了臭水沟,两岸居民怨声载道。

  为改变这种情况,2012年,江浙两地出台《关于建立秀洲区、吴江市(后调整为吴江区)省级边界环境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边界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工作机制;2014年秀洲区与吴江区签订《交界区域水环境保洁联防联治联席工作协议》,建立水环境保洁联防联治机制;2017年两地率先竖起省际边界联合河长制公示牌,两地镇级、村级58名河长“上岗”,实现边界水域18条河湖的全覆盖。

  劲往一处使后,一些老大难的“顽疾”迎刃而解。2018年,两地正式签订联合治理麻溪港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出资1亿元,完成清淤总长11公里。

  

水岸同治

  

  水里的问题,根子在岸上。岸上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两地携手治水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秀洲、吴江两地的共同治水也从“水里”,逐步扩展到“岸上”。

  实现水岸同治,纺织印染是两地环境治理重点关注的产业,其中喷水织机的腾退又是重中之重。为确保两地能同步腾退,秀洲区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编制了《喷水织机行业中水回用水质要求》的团体标准,并且与吴江共享。

  “既可以统一两地标准,也能让吴江织机行业中水回用升级少走弯路。”秀洲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秀洲区已累计淘汰喷水织机3.89万台;吴江区则累计淘汰喷水织机近10万台。

  有破有立。水好,风景好,昔日臭水地,如今变成了“聚宝盆”。

  在麻溪港南岸50米开外,有一个王江泾镇西雁村村民何东经营的农场,面积达300亩,果蔬大棚里种满了西红柿、黄瓜等时令果蔬。

  “每天浇灌农作物的50吨水,全是从麻溪港里抽上来的,看到麻溪港一天天变清,我们非常开心,也看到了无限潜力。”出去闯荡多年再回村,何东发现,以前监管薄弱的交界地带已经大变样,他正计划开发观光旅游,吸引周边游客前来采摘水果蔬菜,开展美丽乡村一日游。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秀洲和吴江两地已相继创新实施联合河长机制、水质联合监测机制、水环境联合治理机制、水环境联合执法机制、水环境联合保洁机制等“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202112月,双方又围绕打造长三角区域治水一体化基层样板,在前期“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的基础上,签订“江浙治水六方联盟”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大合作平台。

 

联动升级

 

  漫步于麻溪港分支小天圩河边的绿道上,春风送爽,阳光照射在清澈的河水上,一片波光粼粼,鱼儿在水里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不时有村民散步经过,一派水清岸绿景美的和谐景象。

  为进一步改善两地生态环境质量,加大两地交界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力度,20233月,秀洲区与吴江区还联合签订了《交界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合作协议》,携手开展小天圩河道整治提升行动。20239月,小天圩幸福河湖江浙联合创建工程正式启动,涉及王江泾镇改造河道面积约为9100平方米,小河塘面积约为730平方米,总面积约为9830平方米,新建生态护岸1040米、绿道2400平方米、绿化1200平方米;盛泽镇则新建生态护岸680米,河道清淤8250立方米,新建绿化面积3400平方米。该工程也成为江浙两地首个跨省界的村级幸福河湖项目。

  “我们通过设置生态浮床、景观喷泉、新建驳岸和绿道等,不仅改善水体生态平衡,美化水域环境,也进一步满足附近居民的休闲、交流、健身等需求。”西雁村村级河长许文伟说,他与隔壁盛泽镇兴桥村村级河长孔文明常常相约一起在交界处巡河,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百姓喜欢在小天圩河边散步、游玩。

  “真没想到,家门口的这条河能变得这么好、这么美。现在大家饭后散步都有了好去处。”村民王虹走在亲水绿道上笑着说,她每天都要到绿道上走走,将这河湖绿道之美融入自己的美好生活。

  小天圩河的治理,是江浙两地通力合作联合治水的又一缩影,也是江浙省界地段村级“幸福河湖”建设的新起点,更是推进江浙两地生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又一次创新实践。从共饮一江水到共治一条河,两地已成为“治水兄弟”。如今,河水缓缓流过江浙边界,滋润着两岸百亩良田,两岸百姓的幸福生活也如同这河水,从上游到下游,源源不断、缓缓流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