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态文明
勇当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等生”

2024-12-05 09:3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沈林

沈 林

 

  巍巍会稽山,悠悠鉴湖水。美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生态本底为绍兴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创造了绝佳机遇。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系列活动——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发布了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入选城市名单,绍兴市成功入选,全国屈指可数。

  从入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到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再到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近年来,绍兴坚定不移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国际“优等生”。


生态新昌江

 

亮出“厚家底”

  

  去年12月,鸟类爱好摄影者在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拍摄到了一种新鸟类,经专家确认为灰背椋鸟。这是绍兴首次记录到该罕见鸟种。今年4月份,绍兴又在府山公园首次记录到浙江省罕见的鸟类——乌鹃。

  “从某种意义上说,绍兴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源地。”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齐方良介绍,大禹在绍兴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而大禹所倡导的“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深刻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一串调查评估数据足以佐证:绍兴共有4781种物种,主要包括高等植物2249种、鸟类298种、昆虫685种、两栖动物31种、爬行动物54种、哺乳动物60种、浮游植物322种、浮游动物225种、真菌178种、藻类381种、底栖动物298种等。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02种。另外,发现狭叶珍珠菜、孟闻琴蛙等新物种。

  一批批罕见生物在绍兴栖息和生长。近年来,绍兴先后保留(开发、打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29处,累计创建省、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18个;制定出台绍兴舜江源、诸暨东白山、鉴湖湿地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的同时,积极建设重点地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61个,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名单,无疑是对绍兴生物多样性保护显著成效的极大认可,为当地全力打造山水秀美、万物勃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南水乡新典范,提供了强劲动力。

 

撑起“保护伞”

  

  厚实的生物多样性“家底”,不仅依托于“先天赋予”的自然禀赋,还有赖于“后天加持”的持续努力。

  进入11月,上虞区海涂湿地,成群结队的越冬候鸟在此停留、栖息,场面壮观。作为途经中国的4条候鸟迁飞通道中“东亚—澳大拉西亚”路线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每年10月底至次年4月,这里都是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越冬地。

  作为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上虞区海塘安澜工程保障候鸟迁徙之路”充分体现了绍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架起的“保护伞”。

  2023年启动以来,当地将300万立方米渣土转运方式由渣土车运输改为泥浆泵吹填工艺,有效减少噪声、灰尘、灯光等污染。同时,成立省内首个“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基地”,通过联合执法行动,收容救护受伤野生动物超300批次,发出“护鸟令”45份。通过一系列努力,每年有百余种珍稀鸟类汇聚于此,包括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世界濒危鸟类震旦鸦雀。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司法保障。近年来,绍兴法院立足市域生态禀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理念,充分发挥环资审判职能,严惩治、强修复、重预防、促联动,统筹生物多样性高标准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南水乡典范构筑起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生态安全屏障。

  2022年以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涉生物多样性刑事案件86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4件、判令侵权人赔偿损失65万元、审结涉生物多样性行政案件2件,对打击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等违法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筑牢安全底线的同时,绍兴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9个,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用足用好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多种举措,为不同类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提供全方位修复。截至目前,全市法院通过恢复性司法共补植树木8.5亩,增殖放流3889万余尾。

 

凝聚“共识度”

  

  打开“绍兴生态足迹一张图”,点击自然保护地,几条悠闲的生态之旅线路就自动规划呈现眼前。

  “这张地图不单是一张地理信息图,更是一个集生态展示、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绍兴全市的生态布局,包括美丽城乡、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等特色点位。”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绍兴生态足迹一张图”是一张地图,也是一个小程序,市民可点击地图上的一个个生态元素,了解每个点位的详细信息。

  同时,通过小程序操作,可配置推荐路线,例如以鼓山公园、大佛寺、天姥山旅游区构成“唐诗之路”生态示范带的生态人文之路;以会稽山千年香榧林为中心,打造生态品牌建设滋养“摇钱树”的生态共富之路;以“白马春晖 诗路驿站”为核心,将研学、古乐、读书会等各种集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生态研学之路等等,充分体验“绿色生态之旅”。

  这是绍兴用数字赋能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尝试。

  近年来,绍兴串联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地、友好企业、典型案例等要素,通过研学课程、科普宣教、文化创作、高校联动等方式,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六进”活动,持续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拓宽公众体验场景,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绍兴全市已打造省、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18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企业8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9个。

  在新起点上,绍兴市将进一步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打造以管理友好、保护友好、安全友好、利用友好、公众友好等“五大友好”为核心的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品牌,持续擦亮“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金名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