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
|||
|
|||
今日浙江记者 杨 晨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截至2024年底,浙江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05万,占总人口数的27.36%。预计到2035年,全省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000万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为应对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和高龄化趋势,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养老生活的需要,近年来,浙江从“医、食、住、行”四方面入手,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供给,系统推进“四心联动”,率先构建便捷化、多样化、智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变“养老”为“享老”,温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丽水市莲都区白云社区老年食堂 医得尽心 前阵子,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淳安县里商乡养老院的宁静。居住在该养老院的张奶奶突然身体不适,需要立即送往卫生院救治。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养老院立即启动紧急医疗应急预案。在全体工作人员的默契配合下,不到10分钟就将张奶奶送到卫生院。经及时检查和治疗,张奶奶的身体状况稳定了下来。养老院工作人员将这一消息告知张奶奶的家人,并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让家人远程了解张奶奶的恢复情况,缓解了家人的担忧。 里商乡位于淳安县南部,是典型的山区乡。过去,敬老院老人就医难问题较为突出。得益于浙江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工作,山区老人的就医难题得到极大缓解。 在浙江,老人的福利远不止于此。浙江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长护险试点制度框架,建成运行1114家康养联合体。持有长三角“三省一市”居民社保卡的老人,还可在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8万家医疗机构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新的一年,浙江还将进一步推广“居家—社区—门诊—病房”多元一体的安宁疗护模式,力争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全覆盖,让养老有更多“医”靠。 食得暖心 “张大爷,您可真准时,菜刚上齐就到了。”上午10时40分,家住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的83岁老人张立忠,准时到家对面的万顺社区老年食堂用餐。面对这位天天到食堂“报到”的老人,服务员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自去年4月1日开业以来,这家食堂凭“60岁以上老人优惠3元、70岁以上老人优惠5元、80岁以上老人优惠8元”的惠民措施,每天吸引80多位老年“铁粉”。 助餐服务,是养老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早在2003年,全省第一家老年食堂便在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落成。近年来,浙江持续完善老年助餐保障体系,提升助餐管理水平,优化助餐服务品质,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实现老年食堂从无到有、助餐服务从有到优,暖心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2024年9月1日,《浙江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正式施行。该《实施方案》 规范了老年助餐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优先为“不能烧、不敢烧、不会烧”三类老年群体提供助餐服务。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中心食堂、村(社区)助餐点、邻里互助、流动餐车等多种形式的老年助餐点1.17万家。为了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指出,浙江省将综合考虑助餐服务人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情况,给予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 住得安心 “水龙头最好是抽拉式的,方便洗漱。如果老人坐轮椅,洗脸台盆下面不要做柜子,轮椅可以直接停到台盆下面。”在金华市某家装公司的适老化产品体验馆,公司负责人卢森军向老人介绍适老化改造的注意点。过去一段时间,卢森军的家装公司收到不少新订单。 家住金华市经济开发区三江街道天龙南国社区当代华府小区的陈振华老人便是客户之一。他花4万多元买了适老化产品,如助起床设施、防滑砖等。家里装修改造到位后,社区工作人员又帮助陈振华登录手机App浙里办的“浙里康养”系统,录入发票提交审核。最后,陈振华的社保卡领到政府补贴2万元。 老有所养必先老有安居。居家养老是当前浙江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由于家庭适老化、无障碍化水平低,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存在不少隐患。为了让老年群体住得安心,2024年9月,浙江省出台《浙江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细则》,围绕老年人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为居住在浙江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针对家有60周岁及以上的成员,申请居家轻装修微改造,按照每户50%—60%的标准予以补贴,每户最高补贴2万元。 目前,全省参与适老化改造的企业达1000多家,这些企业均建起便利的线上购买渠道和线下服务队伍,并与“浙里康养”进行数据交互。截至2024年11月底,浙江已发放相关补贴1.2亿元,让适老化改造“抵达”老人,为有需要的老人送上政策红利和服务便利。 行得舒心 最近,不少嘉兴市民在乘公交时发现,一辆车身印有“开往幸福”字样的242路公交车,犹如一道风景线,穿梭在秀洲街头。 与普通公交车不同,“开往幸福”公交车车厢内部充满敬老爱老元素。公交车采用低地板、低入口设计,车内不仅配备了爱心座椅、轮椅导乘板等设施,还设置了应急药品和便民服务箱,预留了轮椅位。 “老年乘客乘坐的轮椅从坡道上车后,可以用专用安全带固定轮椅,从而避免轮椅在乘车过程中出现滑动的情况。”嘉兴市秀洲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42路是连接秀洲主城区的主干公交线路,沿途经过购物超市、医院、学校、住宅区等客流较密集的区域,老年乘客乘坐该线路的比例较高。 在浙江,伴随着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加快建设和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解决老年人出行的新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为此,各地纷纷探索实践,让“银发族”享受美好出行。 杭州市持续在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方面发力,低入口公交车在主城区公交车中的占比已超七成;舟山市开展适老线路驾驶员服务培训,全面保障老年乘客出行安全;龙泉市推出城乡公交“预约响应2.0”版本,跟打车软件一样,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就能“打公交”…… 一辆辆公交车穿行浙江城乡,“开”进群众心里,也串联起老人们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