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1年第十七期
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铸魂塑形赋能
——浙江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综述

2021-09-15 10:02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马跃明 叶慧 邵玩玩

今日浙江记者  马跃明  叶 慧  邵玩玩

 

这是一方厚重历史和文化基因交融的沃土。万年前的一粒稻米,八千年前的一叶扁舟,七千年前的一个榫卯,五千年前的一块玉琮……无不彰显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发祥地的灿烂。

这是一场以文化建设构筑发展优势的先行。发挥文化优势以文铸魂、以文育德、以文图强、以文传道、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塑形……汇聚起如同浩荡澎湃钱江潮般的力量。

从“八八战略”开篇破题、启幕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以来,浙江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道路,接续推进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浙江等文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文化建设之路。

在新的赶考路上,浙江省委召开文化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号角: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精神力量高地、文明和谐高地、文艺精品高地、文化创新高地,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

文化,正成为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最具魅力、最吸引人、最为靓丽的亮点。


以自信担当

扛起文化建设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八八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一项重要举措。

2005年7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重点实施“八项工程”,不仅科学架构了浙江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更是从省域层面开启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富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实践探索。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推进“八项工程”,不断推动浙江文化发展改革迈上新台阶。

2007年,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提出把文化建设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要内容和支撑;2008年,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2011年,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201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文化建设推动着文化力量深深地融入到全省人民的创新创造之中,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赋予文化建设新的重大使命。省委强调: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推进文化工作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加快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构局。

2020年9月,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15周年座谈会暨省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以高度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文化新篇章。

今年6月,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原则审议通过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人文之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精神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

今年8月31日,省委召开文化工作会议,系统部署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的意见》,启动全面实施文化建设“186行动”:围绕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相适应的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理论立魂、精神立德、人文立身、四治立信、精品立世、数智立新、融合立业、改革立制等“八项举措”,实施百年理论创新研究工程、百亿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百家文化名企创优工程、百张文化金名片打造工程、百名文化大家引育工程等“六百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强省,努力成为传承中华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文化浙江,再起新潮。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以理论立魂

打造思想理论高地

 

进入新时代,浙江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优势,深入实施理论铸魂溯源走心工程,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展现“红色根脉”守护传承、思想力量充分彰显的新气象。

追本溯源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重要理论问题研究有突破。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八八战略”研究》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课题的攻关;成立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加快推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重要实践问题研究有成效。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与中国社科院联合推出《中国梦与浙江实践》丛书,编撰《从“八八战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丛书。

重要现实问题研究有品牌。以社会具体问题研究为切入点,持续打响浙江智库品牌。《中国城市治理蓝皮书》《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等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历史文化研究有亮点。积极推进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点项目,《浙江文化通史》等入选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入选国庆70周年大展,良渚文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学习党的创新思想掀起高潮——

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全省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定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首创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和定期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近5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入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100多场。

从基层一线到机关大院,从大专院校到科研院所,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行业协会到志愿服务团队,从为民办事之窗到对外宣介之窗,全省各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传遍之江大地。

杭州“三分钟理论快讲”、温州海外宣讲“青骑兵”、浙江工业大学青年科学家宣讲团……越来越多的浙江青年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现在,以“00后”为主力的宣讲团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理论宣讲的又一支生力军。

一幅打造学习、宣传、研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杆之地的图景正在铺展,一个研究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正在夯基垒土、拔地而起。


浙江省民族班“颂歌献给党”文艺展演活动

 

以精神立德

打造精神力量高地

    

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首次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2006年2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深刻阐述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12个字的精神价值和现实要求,成为浙江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人文基因和精神密码。

多年来,浙江上下广泛开展红船精神研究、阐释、宣传,把浙江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促进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广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实现重大突破,浙学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相得益彰,展现人文精神标识鲜明、人民精神昂扬奋进的新气象。

绘就新时代精神图谱——

聚力开展发轫于浙江的精神谱系研究,深入研究阐释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成立红船精神研究院和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出版《红船精神领航中国梦》《红船精神问答》《红船精神与浙江发展》等理论著作,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广泛普及。

标绘以红船精神为主的浙江红色精神图谱,体系化开展大陈岛垦荒精神、海霞精神、蚂蚁岛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弘扬。举办“红船论坛”理论研讨会、“红船起航”主题展览,精心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动红船精神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

常态化开展浙江精神典型宣传,大力弘扬浙商精神,推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融入血脉,倡导“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凝聚起创业创新的精神力量。

提升思想文化传播力——

抓准重大节庆节点重点,今年以来,一系列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以浙江之窗展现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突出红船味、浙江味、新时代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坚决扛起守好“红色根脉”的使命担当。

全省9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全覆盖。今年4月,国家级短视频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浙报集团重点推出的“天目”“浙江新闻”等客户端优化定位、打造品牌;浙江广电集团精心打造的“中国蓝融媒体中心”不断整合资源发展壮大。


杭州环城北路行人点赞让行的公交车

 

以人文立身

打造文明和谐高地 

     

多年来,浙江紧紧围绕打造时代新人这个目标,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高水平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在美好精神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升华、气质提升、文化熏陶,努力展现崇尚美美与共、自信开放包容的新气象。

不断提升全民文明素养——

以不断提升的公民道德素质为底色,绘就出一道道最美风景线。“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品牌在全国叫响擦亮;礼让斑马线、聚餐用公筷、排队守秩序等文明好习惯遍地开花;“信用浙江”建设,“诚信银行”“诚信档案”等品牌不断推广……文明的魅力,绽放在百姓的言行举止之中。

“最美行业”“最美家庭”深入人心,“最美浙江人”从风景变成风尚。率先开展“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组织“寻找身边诚信浙江人”主题宣传,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文明新风尚劲吹浙江大地。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2020年,浙江建成实践所(站、点)5万余个,并成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设区市“满堂红”的省份,涌现出“文明积分”“户主年会”等一批特色项目品牌,“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在浙江大地全面铺开。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设施布局更完善。之江文化中心正呼之欲出,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加快建设,浙江自然博物馆核心馆区、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等设施高标准建成;地方文化综合体广受好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和农村文化礼堂闪亮城乡。一张日臻完善、覆盖由省至村五级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正不断铺展,2015年以来建成图书馆103家、文化馆101家、博物馆366家、综合文化站1365个。目前,浙江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670平方米。

服务品质更优化。在杭州,大运河沿岸的博物馆、非遗点布局清晰,多种形态的文化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宁波,全国首家入围“IFLA国际公共图书馆奖”的宁波图书馆,通过“云”约书等形式,便利百姓生活……立足于未来社区这一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浙江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下沉,相关资源、数据、服务直接穿透到社区,把未来社区建成文化家园。绍兴市柯桥区大渡社区等一批城市社区全面融入了“浙系列”“邻系列”, 打造“文化家园”高标准场景。截至2020年底,浙江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804家、全省500人以上的行政村文化礼堂覆盖率已超过90%;建有456家城市书房及100多个文化驿站。

产品供给更多元。持续打响“我们的”系列文化品牌,过好“我们的节日”、办好“我们的村晚”、唱好“我们的村歌”、弘扬“我们的传统”。2020年,全省“送戏下乡”2.1万余场,“送书下乡”290万余册,“送讲座展览下乡”1.6万余场,“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生相长,促使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

到2025年,浙江将基本建成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体系,市县乡三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达标率达到100%,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


 

以精品立世  

打造文艺精品高地

  

文艺精品力作是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最鲜明、最令人信服的标识。浙江把构建文艺精品力作的生态链作为一项综合集成、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来抓,在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创作平台、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发力,激发蓬勃的文化创作力,努力打造文艺精品高地,展现流派高峰涌现、创作活力充沛的新气象。

社科精品赓续文脉——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人员奋战16年,将以五大全集、64卷240余册的宏大体量,推出目前全球范围内收录作品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一套中国古代绘画图像文献集成。出版的《宋画全集》等各断代全集,填补了中国绘画整理汇编的历史空白。 

围绕“今、古、人、文”四个字,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相继启动一期、二期,筹划三期,从容布局,系统梳理浙江文化的传承脉络、挖掘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仅第二期文化研究工程预计出版学术著作就超过1000部。

影视精品竞相迭出——

《外交风云》同时获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和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八佰》票房超31亿元;《鸡毛飞上天》全网播放量突破42亿,入围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五项重要奖项提名……一大批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浙产主旋律影视精品叫好又叫座。

电影《红船》、电视剧《大浪淘沙》、歌剧《红船》、越剧《核桃树之恋》、新时代主题原创歌曲《本色》……一大批讴歌新时代、喜迎建党百年的优秀文艺作品深入人心。

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鼓励激发打造更多文艺精品。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浙江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影响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创作门类多彩纷呈——

文学领域,浙籍作家作品《茶人三部曲》《日出东方》《暗算》《大江东去》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网络文学发展强劲,中国网络作家村成为优质IP资源岛,省作协每年扶持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10部。据不完全统计,有100余部作品在全国重要文学评选中获奖或列入重要文学排行榜。

美术书法创作,实施“百年追梦”浙江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工程,推出100余件代表浙江美术书法创作水准的标杆之作。在今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我省有33幅作品入选,并在中央党史馆陈列。

舞台艺术,交响乐《大潮之上》成功首演,舞剧《遇见大运河》走出国门,浙派戏曲以精品诠释“一部戏剧史,半部在浙江”。

文艺浙军群星璀璨——

深入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文化名家造就计划和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先后引进邹静之、刘恒、蔡志忠、麦家等名家落户浙江,聘请莫言、余秋雨等担任文艺顾问,开设韩美林、朱海等30多位名家工作室。目前,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共有“五个一批”人才300多人。

从明星闪烁到繁星满天,浙江加快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戏剧、视觉、文学、影视、文博、网络文学等领域相继推出“新松”“新峰”“新荷”“新光”“新鼎”“新雨”等计划,在社科领域设立之江社科学者项目,培养和发现一批有发展潜质的文化新人;推进之江艺术长廊建设,打造之江编剧村、中国网络作家村等重大文艺创作平台,不断吸引优秀人才扎根之江大地。


长兴县谭家村示范户用文明诚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以改革立新

打造文化创新高地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浙江坚持数智立新、融合立业,展现文化引领驱动、形神融合兼备的新气象。2020年,浙江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4300亿元,占GDP比重达6.8%,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文旅融合更紧密——

高质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文旅标志性IP和金名片培育工程,深化诗路文化带和红色旅游示范带建设,着力创建文旅融合先行区。

黄金旅游带有了诗意表达。省财政投入20亿元,全面推进“四条诗路”和浙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串联全省诗画山水的黄金旅游带。浙东唐诗之路展现“兰亭流觞、天姥留别”的文化印象;大运河诗路唱响“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钱塘江诗路彰显“风雅钱塘、百里画廊”;瓯江山水诗路挖掘“山水诗源、东南秘境”。

千年文脉有了全新传承。“上山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授牌,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初稿完成,良渚古城郊区聚落转入全覆盖式勘探阶段,跨湖桥遗址、马家浜遗址、井头山遗址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叫响“文明之源看浙江”品牌。

宋韵文化有了展示窗口。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整体推进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加快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建设。以文化基因解码为基础,我省大力弘扬古越文化、南孔文化、和合文化、阳明文化,擦亮承载浙江文脉、体现东方智慧的文化金名片。

“红色根脉”有了明确规划。未来,浙江要打造2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实施100项重大革命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初步建立起革命类博物馆、展示馆、纪念馆等展馆体系。

文旅企业有了强大实力。浙江出版集团IPO上市,浙江广电集团、浙江文投集团并购上市;浙报传媒、华数集团、宋城演艺入选第12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1000家成长型文旅企业被列入文旅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跨界拓展出新意——

积极推动文化跨界拓展,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建设国家网络视听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短视频基地,打造一批文化制造与互联网创新融合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网络作家村致力打通从网络文学创作到数字出版、再到IP衍生服务的网络文学全产业链条,推动浙江网络文学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原有数字阅读的基础上,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云书店”,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

积极推动文化要素与传统制造、服务业、体育、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全面跨界融合,实现双向赋能。以万事利为代表的丝绸服饰制造企业,通过企业设计、生产、运营、营销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形成消费者需求的数据洞察、丝绸产品的个性定制、丝绸文化的精准传播,走出一条传统产业与数字文化跨界融合之路。

面向公共文化服务,浙江开发“浙里好玩”平台,实现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在线预约预订;开发“浙影通”应用,为影视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研发“版权桥”打通版权保护和监管的痛点难点问题。

文化出海蹚新路——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鼓励文化企业向海外拓展,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渠道,不断提升浙江文化产业的外向度和世界影响力。

向世界传递“浙江好声音”。《之江新语》西文版、德文版、英文版在海外成功首发。《红船精神》多语种全球出版推广。“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浙江专题宣介会成功举办,向来自70余个国家外交使节和政要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故事。

向世界推介“美丽浙江”。以“美丽浙江”为主题,浙江电视周、摄影展、图书展、非遗展等文化活动持续开展;“1+11”省市英文网站集群形成传播矩阵,开设浙江英语频道ZTV NEWS、“天目新闻”客户端英语频道;“中国·浙江”中英文Facebook专业粉丝数超300万。以2022年亚运会举办为契机,“中国故事,浙江表达”渐成国际舆论场上的一缕新风。

向世界出口“浙产好剧”。借助“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这块金字招牌,浙江影视企业依托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大力拓宽全球发行网络,在全球20个主要视频网站上开辟华语影视剧频道,“出海”的影视剧数量快速增长,2020年合作区全年出口影视剧签约总额达894万美元。

 

薪火相传,弦歌不绝。面对新使命新征程,浙江全省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努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塑形铸魂赋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现浙江作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