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的建设
绘就幸福生活“同心圆”

2023-11-15 09:3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蒋妥 王方

蒋   妥    王    方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关乎基层治理基础的稳固性,也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息息相关。

  如何更好发挥基层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已连续4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温州市,近年来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推动构建组织体系健全、阵地设施齐备、便民惠民长效、共建共享有力、治理机制完善的居民生活共同体,打造群众可感知、得实惠的幸福场景。目前,全市已建成1900多个“共享社·幸福里”重点小区、社区。



温州市瓯海区龙霞社区幸福家园“共享社·幸福里”老年合唱团


一小区一党支部

 

  屋顶漏水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蜘蛛网一般的管线全部入槽,新换上的雨棚和花架美观且实用……不少居民反映,建成超过30年的温州大厦,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温州大厦地处市中心区域,是一个商住两用小区。2008年以来,因商住双方关于业委会成员人数占比争执不下等原因,小区业委会迟迟未能成立,小区环境脏乱、活动设施缺乏、商住双方矛盾加深等问题日益凸显。

  转机出现在“共享社·幸福里”的创建中。在小区所在街道的指导建议下,退休党员詹元武带头筹备成立小区党支部,支部委员一同逐户走访做工作,推动选举产生了业委会主任。有能力、有时间、有担当的业委会让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很快落地实施,老小区迎来新蝶变。

  这是温州在全市面上抓好业委会建设,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了让老旧小区治理有人干、干得好,温州开展业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出“像抓村委会一样抓业委会”,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每个业委会“过堂会审”,加强人选把关、规范筹建程序,同时推进“一小区一党支部”组建,全市小区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

  针对一些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管理事项接不住、管不了的情况,市县两级整合住建、公安、执法等部门力量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推行三方“月例会、季联席、年述职”制度,联系社区领导、驻社区干部参加三方协同会议,优化社区治理服务。

  针对小区重大事项决策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推行“三审两公开一备案”制度,业主委员会审议、小区党组织审核、业主(代表)大会审定,议事过程、实施情况公开,决议结果和实施结果报社区(村)备案。目前,该制度已向全市90%小区推广,规范处理小区绿化改造、电梯加装等事项1200多件。同时,探索规范公开管理小区资金资产、重大项目进入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道,实行公开招投标,推动实现小区阳光治理。

 

惠民资源下沉社区

 

  “小区有食堂,方便又实惠。”离晚餐供应时间还有不到半小时,鹿城区松台街道菱藕社区居民已陆续来到邻里食堂,趁着等候时间闲叙。如今,邻里食堂、邻里书吧等都是“共享社·幸福里”的标配场景,尤其在一些老年居民较多的小区,标准化、专业化、公益性的餐饮服务供给深受居民欢迎。

  社区是群众生活居住的空间,也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给居民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温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

  缺场地缺空间,是不少老旧小区组织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中,温州统筹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和国企,盘活并推动闲置空间资源下沉,就近提供给社区无偿使用。同时,各社区积极利用存量资源,改造“老旧闲”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在鹿城区大南街道银都花苑,一处废弃旧车棚被改造为涵盖儿童游乐、长者服务、运动驿站等八大功能的邻里中心,居民利用率很高。

  开展活动的资金从何而来,也常常困扰着基层社区。比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80%左右常住人口生活在老旧小区,社区经济薄弱、自我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遍不足。为此,温州结合“强社惠民”试点创建,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增强社区“造血功能”,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蒲鞋市街道在芳园社区成立了省内首家社区独资公司,在原本全开放式的老旧小区主要入口安装道闸,一方面加强了对外来车辆的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停车位收费增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区公共设施改造等用途的资金缺口。

 


乐清市城南街道南虹公园一号小区干部居民商议社区建设服务情况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

 

  每天晚间,乐清市乐成街道南门社区的志愿巡防队都会准时出现,走访商户、提醒居民重视消防安全、排查井盖等基础设施隐患,为街坊邻居点亮“平安灯”。此前,南门社区向全体居民发出“我为大家巡一天,大家为我守一年”义务巡逻倡议书,得到了积极响应。如今,这支巡逻队伍中既有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也有辖区商户和居民,为社区平安建设贡献力量。

  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过程中,温州聚焦居民实际问题,广泛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凝聚民力,组织社区小区梳理问题、需求、资源、项目“四张清单”,集中征集办理交通微循环、阵地微改造等关键小事6563件。以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矩阵为依托,按照“年度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要求,常态化开展“党群连心·我为群众办实事”“红领巾课堂”等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暖心服务。

  同时,将卫健、文广旅体等单位和非公企业等的资源送到一线,开展“技能共享、活动共办、致富共创”行动,建成“共富工坊”1201家,打造具有助餐、阅读、医护、游乐等邻里场景的“15分钟党群服务圈”771个,举办社区歌唱大赛等邻里赛事4000多场。

  为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协商议事、平安治理、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作用,温州因势利导,深化“红社惠民”品牌创建,以“群众点单、政府派单、社会组织接单”方式,引导发动1.7万家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儿童关爱、社会救助、社区治理,进一步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