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奋力提升“双示范”建设显示度辨识度

2024-12-31 15:2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江海洋

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  江海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嘉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的基层联系点,始终牢记嘱托,坚定扛起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大战略使命,以“双示范”建设为核心牵引全县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自2019年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以来,嘉善GDP年均增长7.6%,高出全国和省市2个百分点以上,52条一体化制度创新经验和13条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经验面向全国公开复制推广。

  嘉善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要求,强力推进重大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打好“双示范”两个“新三年”建设决战决胜仗,努力以嘉善的显示度辨识度提升全面展现更多浙江精彩。


聚焦县域创新发展强改革、求突破

 

  坚持产业为基提质效,深入打造工业强县升级版,着力贯通科产才融合路径,持续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汇聚产业集群新势能。聚力提升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综合保税区B区等国字省字号产业平台能级,构建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链式培育模式,探索科产投一体招商新机制,全力打造通讯电子、新能源两大千亿产业和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百亿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力争到2030年跨上3000亿元新台阶。

  激活科产联动新动能。以浙大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上善院等高能级科创载体为牵引,推进院企人才共享、科教协同育人、跨域协同创新及管理改革赋能四大改革工程,构建科技成果征集、验证、中试“三大体系”贯通的全链式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创新成果转化、自我造血等能力,力争3年内累计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100家、孵化转化产业化项目100个、市场化合作经费突破10亿元。

  深挖人才引育新潜能。发挥浙大智慧绿洲省级人才自主评审试点改革优势,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验室+院士+博士后工作站”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高校通过设置对口专业等方式,大力培养实用型主导产业人才。深度推进“科技副总”“产业导师”双聘等机制,紧密连接科创平台与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共享互利,加快破解院企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上的供需不对称等难题。

 

聚焦县域开放发展强改革、求突破

 

  深化全面接轨上海“第一站”首位战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深耕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与青浦、吴江一起强化更多领域跨区域协同,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跨部门“双随机”联合监管等改革举措,加快推动跨省域高新区高效运作,努力在产业协同、创新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探索更多改革路径。

  推进招大引强体系改革。积极探索推进市场化招商体系改革,统筹优化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和基金招商模式,大力招引一批潜力大、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精特新项目。深化“178”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体系,迭代“易企办”县镇一体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跨系统跨领域业务协同全面统筹,不断助企打通经营发展的堵点。

  强化区域互联体系创新。深化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设,攻坚推进通苏嘉甬高铁、沪昆铁路高抬、嘉善大道快速路等“三高四铁”重点项目,优化城市道路体系,加快形成与沪杭苏甬高铁、高速、城际等多方式同城化通勤圈。

 

聚焦县域协调发展强改革、求突破

 

  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着力打造“一城一谷三区”县域空间格局,在加快城乡融合和区域协同上取得新实效。

  聚力“强城”提能升级。探索祥符荡、中新园区、嘉善大道等重点板块融合发展新模式,全面建设张江合作园区、国际服务组团、嘉善站TOD等重大项目,全力打造江南韵、文化味、现代化的中等城市。

  推进“兴村”提质增量。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发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效应,纵深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乡村综合服务体系,高品质打造浙北粮仓“核心区”。

  强化“融合”提效扩面。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质量发展试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建设,健全公共服务清单及供给标准,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推动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不断趋于均衡优质,为全国县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示范。

 

聚焦提升县域治理效能强改革、求突破

 

  持续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底座,迭代提升县域整体智治的治理能效,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平安建设提优改革。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深化社区基金会助力社区治理模式,有效发动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共治,着力打造人人参与的平安共同体。

  深化维稳安保提级改革。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风险闭环防控机制,全面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重点隐患排摸研判和提级管理,形成“条抓块统、齐抓共管”“上下一盘棋”的良好态势。

  深化县域善治提升改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提升基层网格“六制”工作机制治理能效,全面迭代“三治融合”“警网融合”“指挥融合”体系,精心做实“五湖四海一嘉人”“善阿姨”“五和众议”等品牌项目,高质量形成“诉源治理”新格局和“县域善治”新样板。

 

聚焦加强党建引领强改革、求突破

 

  坚决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干部培养体系、基层党建体系等创新改革,加快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示范高地。

  锻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大力倡导“六干”,突出“三看”“三破”“三到”选任干部导向,深化实施激励担当作为集成改革,优化综合考核体系,突出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堡垒。发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联系点示范效应,深化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提升、基层治理共融共治等改革行动,提升村社“双委员”联挂互培、流动党员联合管理等“城镇圈”党建联建工作品牌。

  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健全经常性和集中性结合的长效纪律教育机制,提升正风肃纪反腐质效。把严管厚爱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优化澄清查诬、容错纠错、预警提醒等机制,强化为改革创新者担当的鲜明导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