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浙江全面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综述 |
|||
|
|||
今日浙江记者 马跃明 袁 卫 19年的执着,千家万户收获社区生活幸福感; 19年的跨越,万家灯火汇成社区共富共同体。 2003年4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新型社区的工作目标,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城乡社区建设、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多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基层党建为统领、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使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2年5月5日,浙江高规格召开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对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体推进城乡社区迈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聚焦重点;是把“党建统领、整体智治”落到最后一公里、推动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特别是基层治理“141”体系贯通到社区的重要抓手;是真正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的关键所在,要全面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一幅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幸福社区图景在浙江全省2.4万余个城乡社区徐徐铺展。 衢州市柯城区斗潭未来社区
坚定战略定力 一体推进城乡社区迈向现代化
浙江城市化起步较早、力度较大,2002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1%。为有效承接市场化改革和城镇化进程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2003年,在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浙江全面实施社区体制改革,以若干居委会为范围调整建立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巩固党的城市工作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2003年,浙江制定下发《浙江省城市社区建设指导纲要》《浙江省社区资源共享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见》等,明确了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一场建设新型现代化社区的战略接力,持续推进: 2006年,浙江开始在11个县(市、区)的46个村部署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方面积累了相关经验; 2008年11月,浙江召开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拉开了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序幕;下发《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系统的农村社区建设制度体系; 2017年,浙江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治理机制更加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纽带更加紧密、人居环境更加优化、居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新农村社区,浙江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深入; 2019年以来,浙江省率先探索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先后出台《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导则(试行)》,着力将城乡社区打造成共同富裕成果的鲜活展示地、群众感受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地…… 同时,全省各地传承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加强城乡社区工作的好做法好传统,围绕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和工业社区、城中村城郊接合部和拆迁户集聚社区、国际社区等不同社区形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实践模式和工作亮点。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应对好疫情防控大战大考、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对加快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提出新要求。2022年5月5日召开的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活力十足、全面融合”的发展体系、“智慧便捷、优质共享”的服务体系、“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治理体系、“平战一体、实战实效”的应急体系、“提质增效、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引领有力、覆盖全面”的党建统领体系。 浙江的目标是:到2025年,高水平建成精准保障、幸福颐养、人人慈善、和谐自治、暖心服务“五个标杆区”,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成熟定型,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善行浙江”全面打造,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基本社会服务体系优质高效,“浙里长寿”“浙有众扶”金名片持续擦亮,民政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建立成熟、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为共同富裕社会体系下的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省域范例。 杭州市西湖民生综合体“民意小圆桌”活动 强化党建统领 构建“一元多方”治理新格局
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如何真正“牵一发而动全身”?浙江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努力构建“一元多方”治理新格局。各级党组织把“大党建”融入“小网格”,把党组织的力量凝聚到最小作战单元,全面提升党组织“一贯到底、一呼百应”的统领能力,切实打通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最后一厘米”,党组织领导下各方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格局稳步构建。 党组织核心作用有效发挥—— 推行城乡社区“大党委制”,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构建完善“党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采取一网格一支部或党小组的形式,构建社区、小区、楼道纵向一体,市场主体、社会组织、辖区单位横向联动的党建全覆盖机制,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覆盖到每个治理网格。 全面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与村(居)委会、村(居)监委、经合社、业委会等班子成员交叉兼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中旬,浙江完成2.4万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全省选民参选率达96.5%,党组织书记参选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平均得票率达91.2%,全省“一肩挑”率从12.23%提高到98.43%。 基层群众自治深入推进—— 推进“四治融合”。不断筑牢和探索基层之治,着力构建以创新自治为核心、以规范法治为约束、以提升德治为抓手、以强化智治为牵引的“四治融合”体系,切实发挥系统功能、整体成效,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健全自治机制。按照“众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要求,落实社区协商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便捷化。推广民生圆桌会、村民说事、社区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民主协商形式,群众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机制不断健全、渠道更加畅通。 完善自治规范。率先发布《村规民约制修订工作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明确了村规民约制修订的工作原则、组织管理、工作程序、监督等内容,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在村(居)民自治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标准规范。出台《浙江省村民代表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村民代表参与乡村治理,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村民代表工作规程的省份。 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推广“社工+慈善+志愿者”协作机制,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稳步构建。目前,全省有社区社会组织25万个,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251家,已建成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872家,注册志愿者1773万人。 到2025年,浙江将建成“五社联动”的居民会客厅500个,市县两级建成社会组织示范园区100个。 义乌市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坚持共富导向 探索“基本单元”建设新路径
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浙江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着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家园,积极探索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聚焦共同富裕,迭代完善治理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聚焦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加强政策创制,切实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践。从修订村民自治地方性法规,到作出关于推进和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定;从围绕城乡社区架构体系、村(居)民自治、“五社联动”等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到相继出台关于城乡社区治理、城市基层党建、乡镇服务能力、城乡社区协商、农村社区建设、村社事项清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社区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稳步构建,为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优化规模布局。开展新一轮行政村规模集中调整工作,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整合社区硬件设施和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新建社区、撤村建居等社区组建。目前,全省共有5203个城市社区,19785个农村社区,城乡社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村(居)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治理服务弱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强化顶层设计。2021年9月,浙江出台《关于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在社区治理方面提出了“高水平建成和谐自治标杆区”的目标要求,并从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引导社会组织高质量参与基层治理、加快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创设有效载体,努力将社区打造成共同富裕成果的鲜活展示地,群众感受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地。 强化数字赋能,稳步推进精密智治—— 开展智慧社区试点。确定杭州市上城区等10家单位为试点,从夯实智慧社区基础、完善治理服务平台、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提高智慧服务水平、打造社区智慧场景5个方面推进试点工作。 推进“城市大脑”向社区延伸。归并、整合、嵌入多头多条线智能系统,建立数字信息全流程闭环管理服务体系,与城市大脑、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相衔接,接入小区物业、智能安防、社会服务机构、周边商家等,强化大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多维度多层面的功能应用。 开发应用场景。聚焦居民所忧所急所盼,多维度探索打造社区安防、便民服务、社区办公、议事协商等智慧化场景,形成了“一表通”“邻礼通”“智慧村社”“善治积分”“线上百姓议事会”“村务阳光票决”“小区协商铃”等一批优秀应用,有力提升了社区智慧治理能力。 面向未来发展,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坚持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大力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积极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打造了“远亲不如近邻”未来邻里场景、“全生活链”的社区服务场景以及“优质生活零距离”未来服务场景,实现了邻里关系、社区服务和基层治理的场景重构与效能重塑,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不断呈现。 按照先行先试原则,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围绕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采用“小、精、准”局部突破方式设计实验主题,强化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实验的可复制性。目前,全省已建成32个国家级和68个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为浙江基层治理创新的主阵地,形成了诸暨“新枫桥经验”、武义“后陈经验”、安吉“两山转化”、桐乡“四治融合”和宁海“小微权力36条”等经验案例。 庆元县“精准助农”送服务下乡活动
着眼美好生活 打造“精准精细”服务新模式
社区是公共服务切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直接来源地。近年来,浙江坚持把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作为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努力构建“普惠共享、便捷智慧”的现代型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城乡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切实增强。 服务供给内容日益丰富—— 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积极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和服务管理职能向城乡社区延伸。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务、劳动保障、卫生健康、社区警务等 100 多项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到城乡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了“一门受理、分级办理、全程代办、承诺办结”的闭环式服务。 服务供给水平稳步提升—— “互联网+社区”工程深入推进。浙江把社区服务深度融入数字化改革,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服务进社区,开展“一站式”集中服务、“一键式”应急服务、“一号式”热线服务,形成了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的城乡社区服务新模式,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的便民服务。 新时代新生活新社区活动深入开展。聚焦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推动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增强村社服务“一老一小”的功能,满足居民托育、养老、残疾康复等需求。组织策划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邻里节”活动,展现社区共富基本单元建设成效,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服务供给主体不断壮大—— 配强队伍。统一规范专职社区工作者选聘程序和资格条件,通过公开招聘、选任等方式配备新进专职社区工作者,注重从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服务本领强的本社区居民、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聘专职社区工作者。 提升能力。加强社区工作者能力培养,将专职社区工作者纳入人才发展规划,根据社区治理和服务需要,分层分类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专职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等,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 激发活力。提高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和保障水平,建立起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开展基层“七多”清理等专项规范活动,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者负担。健全常态化典型选树激励机制,树立宣传最美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领军人物、担当作为好支书等先锋形象,激励社区干部创业创新、优化服务。 目前,浙江已建成社区社会工作室3789个,拥有专职、专业社会工作师9.8万名,为信访化解、养老助残、失独关怀、社区矫正等工作发挥了独特作用。2021年,浙江全省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数近14人,为城乡社区运转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宁波市望春街道社工为隔离点居民送生活物资
守住安全防线 全域筑牢“无疫单元”新堡垒
作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前沿阵地和基本单元,社区在疫情防控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应对风险挑战的“第一道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和社区网格化、数字化改革成果,健全完善“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治理体系、积极构建“平战一体、实战实效”的应急体系,严守社区“小门”,筑牢防疫“大门”,交出了疫情防控大战大考的优异答卷。 快速反应、及时部署——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加强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并根据疫情防控推进形势,印发《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指导手册》,及时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省2.4万多个城乡社区迅速行动,实现了执勤卡点全覆盖,筑起了全民战“疫”第一防线。 全面动员、凝聚力量—— 按照“平时紧密协同、共建共治,战时迅速集结、组团作战”的要求,浙江通过修订战“疫”时期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举措,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力量,成为基层网格的有效补充。在全国率先出台关爱疫情防控一线社区工作者七项举措,并制定出台专职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保障制度,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了有效保障,激励他们继续敢于担当、冲锋在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小巷总理”们带头冲在前线,党员干部进社区报到“亮身份”、“哪里需要哪里去”,居民骨干、小组长、楼道长发挥各自特长,广大群众与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聚力奋战……以城乡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抗疫“人民防线”愈加坚固。 创新举措、科学防控—— 从省级层面创新推出社区疫情防控策略图和工作流程图,在全省城乡社区全面落实组织领导、监测管理、居家隔离等“十个到位”措施,为城乡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指引。 创新“街道+社区+小区+物业”的“红色管家”“红色宣讲”“红色代办”等系列红色服务,总结推广杭州以“四级包保”机制和“五包一”制度确保社区战“疫”力量配置、宁波市按照轻重缓急“四象限法则”清除防控盲区、温州市打造“疫情战报”模块促进联防联控和精准服务等先进做法,城乡社区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在新的起点上,浙江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要义,以数字赋能为动力,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党建为统领,全面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大力提升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水平,必将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