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3年第十二期>实干争先
衢州: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2023-06-30 16:5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蓝晨

蓝晨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8次到衢州考察调研,作出了“成为全省经济向中西部临省拓展的一个桥头堡”“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等一系列重要指示。

  20年来,衢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交出了一份有厚度、更有温度的靓丽答卷。

  中共衢州市委书记高屹表示,踏上新时代新征程,衢州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全力打造四省边际现代产业、人才科创、开放开发等十个“桥头堡”,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衢州实践的精彩篇章。

 

衢州新城古城交相辉映 许军 摄


“五链”融合

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

 

  2002年到2022年,衢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新跃升,从198.4亿元提升到200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5%、11.5%,增幅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三。

  20年来,衢州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任务,持续推进产业创新、动能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最大增量。从2003年提出“工业立市”,到如今旗帜鲜明地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最为直接的变化是现代产业的强势崛起。

  作为衢州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浙江时代锂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总投资479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2021年以来,已有8个固定资产投资超百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衢州,成为衢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衢州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五链”融合为主抓手和突破口,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六大标志性产业链,推动工业强市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前,衢州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锂电产品关键部件产业链集群,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131.7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2857.6亿元。其中,华友衢州产业园已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钴新材料生产基地。

  赛道超车,衢州已在飞奔。在2022年浙江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三张排行榜上,衢州均跑在第一。


改革探路

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华友衢州产业园 谢丹 摄


  20年来,衢州争当改革先锋,加快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特别是2016年以来,紧紧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打造了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改革标志性成果。

  浙江健盛集团江山针织有限公司装配起2.5万平方米的单晶硅绿能组件。6月13日,企业的8个生产车间机器隆隆,每100双袜子中,就有15双是靠绿能生产。

  “绿能+效能”的企业绿色发展,得益于衢州在全国首创的碳账户体系。其中,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目前,以碳账户体系为基础的数字控碳探索实践,覆盖了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林业碳汇等7个领域,累计建立215.2万个碳账户,完成1071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和单位碳强度等级认定,实现碳账户贷款余额550.3亿元,帮助企业减碳降本3.5亿元。

  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衢州的18个营商环境一级指标中有16个入选全国标杆,连续2年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今年,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围绕“招商、育商、便商、护商、安商、崇商”主线,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让衢州成为产业链关键企业最容易落地、最适宜发展的城市。

  2020年以来,衢州以承担全省唯一的“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全市域试点为契机,打通市、县、乡、村、网格工作界面,探索形成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衢州经验”。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基层智治系统改革,有力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连续2年斩获全省改革突破奖金奖。

 

生态筑底

钱江源头共享绿富美

 

  2002年,全市79%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Ⅲ类标准;2022年,12个国控断面、15个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达标率均为100%。水质提升的背后是一张宏伟的生态保护蓝图。

  作为钱江源头生态屏障,衢州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督察问题整改,把“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0年来,衢州八夺五水共治“大禹鼎”、两夺“大禹鼎”金鼎,市区PM2.5浓度从2013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从68.2%提高到92.6%,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随着常山县辉埠镇的16家轻钙企业、165孔石灰窑全部关停拆除,原先的石灰窑被改造成矿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点。从“灰头土脸”到如今捧起“生态碗”,矿山公园所在的常山县路里坑村共8家农家乐,2022年营业收入超300万元。

  钱江源头的“绿色红利”正不断释放:衢州成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市域推进“两山合作社”改革,流转归集农林地9.7万亩、农房1595幢、山塘水库114座等总价值27.4亿元的闲置资源,转化成102个生态产业项目,累计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3亿元。

 

崇贤有礼

文化古城焕发新活力

 

衢州市水亭门街区 许军 摄


  “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这是习近平同志寄予衢州的殷殷嘱托。20年来,衢州市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文化修成“古城三修”工程,连续19年举行国家级非遗南孔祭典,举办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等,加快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4月1日,全国首部围棋地方性法规——《衢州市围棋发展振兴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衢州用法律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实质性阶段。建设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烂柯杯”首届世界围棋公开赛……“棋子”文化体系日趋完善。

  孔子、棋子“两子文化”正经历着从“发掘”到“转化”的精彩蝶变,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孔庙祈福,廿八都木偶戏、婺剧徽戏进景区,“水亭门之夜”沉浸式演出……今年以来,衢州的文旅活动火爆出圈。“以文促旅,文旅融合”,文化场景创新切实活化了衢州风土文化的富矿。

  文旅融合建立在衢州不断深挖自身的古城文化属性之上。2018年,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衢州全面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跻身2023中国地级市品牌评价综合影响力指数排行榜第33位,2020年以全国第四名的佳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在2021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位列114个地级市第一。

  成为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后,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顺利通过4A扩容验收,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被评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儒学文化产业园创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衢州创造性地为传统文化构造出不同的体验场景,真正实现在文化中“见人”“见物”“见生活”。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12个字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应运而生,在三衢大地上发出闪亮的精神之光,激励着255万三衢儿女阔步前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