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乡村札记
乡村何以“青爱”

2024-12-31 09:3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刘振

龙游县小南海镇党委书记  刘 振


流经龙游县境内的衢江,古称瀫水。一条瀫水,将龙游县分为南北两岸,南为县城,北为乡村。小南海镇地处瀫水北岸,沿江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是衢州诗画风光带的节点之一。

我在小南海镇工作多年,经常沿着瀫水行走,常想:江北这边的乡野何时能迎来发展机遇,改变非城非乡、工业居住功能混杂的面貌?

2022年,机遇来了。县委提出“一核两极、全域和美”空间发展格局,在瀫水北岸规划5公里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把红船豆水利枢纽至虎头山大桥的沿江区段打造成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空间。小南海镇的翠光岩村、茶圩里村、汀塘圩村就在这个区间内。

艺术生态走廊如何建?2022年8月,县委、县政府提出,由龙游瀫建设管理中心牵头,沿线乡镇配合,发起龙游瀫畔·8090青年创造季活动,面向全球招募“85后”青年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通过群策群设群创的方式,打造艺术生态走廊,使之成为青年人创新创业创富的集聚空间。

前期,小南海镇的主要任务是政策处理,腾出土地和空间,让设计师的作品落地。于是,我们通过土地整治、风貌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式,整治提升淹没区闲置湿地和荒地约85亩,腾出闲置用房8栋。其中一处水闸管理用房吸引了设计师范久江的关注,他对我说:“这里将诞生一座水闸美术馆。”

将信将疑的我时刻关注着艺术改造的过程,期待艺术赋能乡村建设。这期间,我们组建服务专班,为设计师们做好调研踏勘、政策处理、空间腾挪、部门协调、动员施工等服务。

历经9个月,青年设计师们将小南海镇的田野湿地、村庄厂房重新作了艺术诠释:田野中长出“树剧场”,闲置的木材厂改造成文创中心,水闸管理用房的外立面被通透的金刚纱包裹,变成极具艺术范的美术展览空间……

随着42组艺术点位陆续落地,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迅速走红,成为长三角艺术文旅新地标,吸引300万人次前来参观。年轻人直呼:这就是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借着这股热潮,镇党委积极做好承接工作,发动沿线各村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由强村公司牵头申报3A级旅游景区,引入运营单位建设翠光岩村未来乡村,把船厂沙洲超2000平方米滩涂改造成露营点,整合周边农产品统一销售……半年时间就带动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5公里艺术生态走廊及周边广阔空间,为青年的艺术创作提供无限想象,更为小南海镇引进青年、集聚青年创造了可能。

2024年8月,我们启动青年创造季(第二季),在第一季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植入产业形态,招募企业和青年群体来小南海创业就业。中浙高铁、禾川科技、香满亭等12家企业的研发中心整体引入小南海,“高线长廊”“瀫村学社”“我在江边盖个房”等活动吸引近万青年报名,团石村推出的100个免费共享工位深受青年青睐,还有省外的陶瓷创作、文学创作等团队抛来橄榄枝,希望开展合作。

在田园美景中办公、在村庄民居看展览、在田间地头赏艺术……我相信,被艺术点燃的小南海,必将成为青年创业的热土,带动全镇产业蓬勃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