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4年第十期
让“先进性+世界级”成为浙江制造业鲜明标识
——浙江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4-05-31 09:5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马跃明 袁卫

今日浙江记者  马跃明  袁 卫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基础和动力。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要全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并将其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要求浙江“大力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多年来,浙江始终牢记嘱托、奋力拼搏,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全省实体制造挑起大梁,产业集群势头良好,数实融合持续深化,创新驱动更进一步,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5月24日,浙江省召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部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工作。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连续第五年高规格举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全社会清晰传递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狠抓制造业不放的强烈信号。

  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要紧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让“先进性+世界级”成为浙江制造业的鲜明标识。

  浙江制造在克难攻坚中昂首前行,突出先进性、瞄准世界级,奋力迈向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锚定“先进性+世界级”

聚力浙江制造稳进提质

 

  制造业是浙江富民强省之本,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实施“八八战略”题中之义。

  2003年6月,浙江召开改革开放后全省第一个工业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同年7月,召开的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多年来,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了从块状经济到先进集群、从制造小省到制造大省的精彩蝶变,浙江制造的招牌越擦越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夯实了物质基础,厚植了竞争优势。

  2023年,浙江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2388亿元,同比增长6%;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1/3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长14.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浙江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强基础、闯新路、攀高峰。5月24日召开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深刻理解“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任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关键路径、“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系统举措、“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核心要求,进一步汇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打好稳进提质持久战,打好创新发展攻坚战,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整体战,打好风险防范提升战,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之路越走越宽。

  锚定“先进性+世界级”——

  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主要抓手,统筹推进空间腾换、招大做强、企业优强、品质提升、数字赋能、创新强工等六大行动,全力打造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15个“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高成长性“新星”产业群。

持续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落实“链长+链主”协同机制,深入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健全工作体系——

  加强对“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开展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对评价优秀地区授予“浙江制造天工鼎”。开展集群竞赛,建立赛马机制,强化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考核评估和动态调整。培育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加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运行监测。开发推广集群应用场景,强化工作集成、创新服务和智慧决策。

  重塑政策体系——

  省级层面构建“4+2”财政支持体系,各地政府统筹集成各类制造业财政支持政策,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优质企业竞争力提升、集群服务体系构建及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2023年统筹安排资金180.24亿元,集成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要素保障——

  省市县联动组建4支产业集群专项基金和1支“专精特新”母基金。“4+1”专项基金已立项15支专项基金,总规模650亿元,其中8支基金已完成投决组建,总规模380亿元。首批基金已累计立项26个项目,投决落地13个项目,总投资425亿元。

  扩大制造业重大项目计划指标预支范围,保障115个制造业省重大产业项目。全省共出让工业用地12.8万亩,占出让总面积的62.6%;保障重大产业项目新增能耗3575万吨标准煤;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4175.7亿元,同比增长30.95%。

  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大潮中,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万马奔腾的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断形成。


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智能车间

  

往高攀升 乘数而上

引领浙江制造变革重塑

 

  在浙江,数字经济是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发展领域。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往高攀升、以融提效,做大做强优质数字企业,全力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2023年,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2%。今年一季度,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实现“开门红”。

  往“高”攀升——

  数字产业集群持续壮大。聚焦数字经济“新赛道”,浙江全力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加快培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化持续领跑。目前,浙江数字安防、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已经具备全球影响力,数字安防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视频监控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千亿投资工程,2023年,288个超10亿元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766亿元。今年一季度,全省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11%,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的85.4%。

  优质数字企业加快培育。加强链主企业培育,制定实施浙江省产业链“链主”企业认定工作方案,建立智能物联、智能光伏、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链主企业培育库。2023年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1家,居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数字经济领域上市企业4家。

  向“新”进军——

  聚焦“新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加强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数字技术工程师、数字技能人才梯度队伍建设,大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抢占未来数字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聚焦“新场景”智能应用,积极实施“AI+未来工厂”创新引领行动,打造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创新场景。做强人工智能产业链,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今年一季度,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增长7.3%。

  聚焦“新支撑”夯实基础,加快5G网络高质量建设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22.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4.2个,位居全国前列。

  聚焦“新要素”挖掘价值,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完善国家级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推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深化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持续开展浙江数商培育,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

  聚焦“新治理”优化环境,推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组织温州、绍兴、嘉兴等市深入开展全国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改革探索,深化“数字支付之省”和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

  以“融”提效——

  浙江制造向“数”而新。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浙江制造”迈向“浙江智造”,杭州、宁波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截至今年3月,全省累计创建未来工厂7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794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35家、省级数字化服务商452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0.6%。

  现代农业因“数”而美。扎实推进智慧农业“百千”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数商兴农”工程。截至今年3月,全省累计认定数字农业工厂(基地)417家、未来农场33家。

  商贸服务遇“数”而强。深入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直播电商、数字街区、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遍地开花。今年一季度,全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1854.7亿元,同比增长8.7%。


宁波博德高科智能制造

 

创新驱动 集聚人才

增强浙江制造发展动能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浙江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发展,呈现出战略科技力量锋芒展露、企业创新创业奔腾不息的生动局面。

  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6.8%,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121%;企业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三。

  激发创新动能——

  重大科创平台建设蹄疾步稳。省级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创新中心;之江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成为全国首批获批建设的9家公共算力平台之一;“乌镇之光”超算中心进入国家序列。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进。实施“创新强工”攻坚行动,聚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面向“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省市县联动实施“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3年取得制造业领域硬核科技成果102项。

  首台(套)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组织实施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落实首台(套)产品认定奖励、保险补偿等政策,推行首台(套)产品和符合条件的制造精品政府首购制度,国有企业采购首台(套)产品和服务的比例逐步提高。2023年浙江新增首台(套)装备292项、首批次新材料57项、首版次软件82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为稳固。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省80%以上的重大攻关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涌现出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冰光纤”、高端射频芯片等一批硬核科技成果。2023年,浙江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129家。

  钱江两岸,一个个大科学装置、国家和省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拔地而起,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破冰而出、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强化人才支撑——

  高层次专家人才纷至沓来。深入实施引才工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育工程,国家重点人才项目入选人数和入选率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培育认定首批浙江省卓越工程师490名,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经验做法纳入中组部省部级干部教材。

  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计划,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技能人才培育力度,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之江大地,一个个人才使用、管理、激励的“堵点”“难点”被快速消除,一批批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卓越工程师从八方汇聚,激发出推动浙江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巨化集团智能制造控制室

 

优化空间 招大引强

夯实浙江制造发展根基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浙江将“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纳入全省“十项重大工程”之一,通过构建省领导担纲“链长”、龙头企业担纲“链主”的产业链“链长+链主”制,首创“核心区+协同区”布局模式,组建“4+1”产业基金等举措,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2023年,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8.64万亿元,核心区和协同区贡献了全省九成工业增量和八成投资增量,智能物联产业集群成为继绿色石化、现代纺织与服装、高端软件后全省第四个迈入万亿级的集群。

  创新布局“一盘棋”——

  聚焦重点布局“两区”。制定《“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统计目录》,明确15个特色产业集群赛道边界,引导各地精准定位。遴选35个核心区、53个协同区,覆盖11个设区市、51个县(市、区)和8个功能区。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一区一方案”编制建设行动方案,将省级目标任务分解落地。

  形成合力推动攻坚。分集群定制攻坚“任务包”,组织核心区协同区聚焦攻坚任务谋划“项目包”,竞争获取“资金包”,实现集群培育政策精准落到重点企业和项目。首批落实省级专项资金3亿元,撬动投资300亿元。

  靶向攻坚求突破——

  腾换空间深挖潜力。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低效用地连片整治和盘活利用。2023年,全省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0.36万亩,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分别增长8.7%、9.4%。

  招大引强积蓄动能。广泛开展“投资浙里”全球大招商暨“415X”重点产业招商年活动,根据各地产业链布局精准招引制造业项目。2023年,全省落地10亿元以上省外内资制造业项目及1亿美元以上外资制造业项目165个,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91亿美元,占比达45%、创历年新高。

  标准引领提档升级。持续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2023年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1094家。加强标准创新引领,新增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216项,发布“浙江制造”标准569项。

  节能低碳产业向“绿”。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八大高耗能行业占比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绿色制造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浙江组织实施省级重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100项;新增国家绿色工厂165家、绿色供应链企业53家,均居全国第一。


税务干部在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三服务”

 

深化改革 梯度培育

提升浙江制造效率效益

 

  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率先发布“民营经济32条”,深化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全面铺开“小微你好”专项行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浙江5家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500强,108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6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

  雄鹰、“链主”企业领航开道——

  深入实施“雄鹰行动”,以“一企一策”集成支持政策,以“直通机制”化解重大诉求,以“智库联盟”强化综合服务,统筹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制造业领航企业、省级雄鹰企业、“链主”企业等大企业的培育建设。同时,以雄鹰企业和“链主”企业为核心,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引导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打造世界级领军企业。目前,浙江入选国家“链主”企业11家,认定雄鹰企业68家。

  深化推进“凤凰行动”,深入开展高质量并购重组,实施企业股改上市提升工程,推进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改革。鼓励上市企业围绕主业开展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引导各类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高市值制造业企业快速涌现。2023年,浙江新增制造业上市公司49家。

  单项冠军企业示范引领——

  深入实施《浙江省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实施方案》,聚焦锻长板增优势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效发展,通过强化财税激励、加大金融支持、引培专业人才、优化要素保障等举措,引导企业聚焦实业、深耕主业,成为细分行业“领跑者”、关键技术“攻坚者”、浙江制造品牌“塑造者”、产业链供应链“维护者”。

  截至目前,浙江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9家,宁波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单项冠军突破100家的城市。

  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

  制定实施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雏鹰行动”,构建“筛选建库、诊断指导、对标提升、融通对接、精准服务、成长评价”闭环管理机制,梯次培育的发展格局逐步健全。创新搭建“浙江企业之家”服务平台,开展“小微你好”专项行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组织“十链百场万企”对接活动,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底,浙江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84家、累计达1432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高新技术企业活力迸发——

  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健全梯次培育机制,促进企业上规升级,加速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发展。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和促进传统制造业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各地加大企业培育资金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促进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自主评价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

  2023年,浙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1.6万余家;新增评价创新型中小企业10089家、累计20572家。


海盐良信电器未来工厂

  

  新故相推舒画卷,日生不滞向未来。在新的起点上,浙江聚焦重点,攻坚突破,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新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