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一期
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

中共金华市委书记 朱重烈
2025-01-15 15:44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之年。金华将一体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坚定扛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浙中担当,用足用好“扬长补短”的方法路径,全面摆开“人人躬身入局、个个挺膺负责”的真考场,力行“六干”要求,锚定“港”“廊”“链”主战场,突出“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提消费”经济工作主线,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为全省发展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


金华三江六岸


●干在抢机遇争要素抓项目上


坚持“谋准项目算好账、置换存量优增量、要素争取不含糊、用足建好是真功”,更好发挥政策支撑赶超发展的机遇效能、成事效果。

加大争取力度。按照“新报项目极尽入盘、续建项目极尽额度、谋划项目极尽可能”要求,认真研究用好政策“扩围”“去负”“加力”红利,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国家能耗单列清单等大盘子。持续迭代完善“8+4”经济政策体系,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200亿元以上。

扩大有效投资。健全市领导领衔、市直部门牵头、市县一体、政企社联动的项目谋划推进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扎实推进已纳入省级盘子的138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64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2800亿元以上、增长6%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投资,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稳定上升。

加强协同联动。建立发改、财政、经信、资规等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要素争取、政策落实机制,每周、每旬、每月做好研究协调、多跨破堵、盘点推进工作,不断提高要素争取、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的一致性、精准性、实效性。


●干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上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以上。

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用足用好“两新”政策扩围实施机遇,进一步简化补贴程序和兑付方式,扩大政策受益面,确保争取“两新”资金12亿元以上,拉动消费80亿元以上。研究探索谋划“软建设”导向的扩消费“两重”项目。

拓展消费业态和模式。持续推进“大视听+旅游”“展演+旅游”“赛事+旅游”等新路径新模式,培育壮大义乌国际商贸城、横店影视城、双龙—婺州古城等千万级核心景区,做好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后半篇文章”,努力营造“街上车水马龙、旺铺铺天盖地、晚上灯火辉煌”的城市繁华景象。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建立房地产去化周期与土地出让联动机制,争取省级“好房子”建设试点,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推动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健康运行轨道。


●干在巩固提升开放地位上


高质量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统筹推进大规模“硬建设”和高水平“软建设”,加快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

提升平台能级。承接落地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推动“人、货、场、链”四个核心要素数字化升级。深入实施自贸区金义片区提能升级行动,创新发展“保税+”业态,确保双综保区进出口总额超1000亿元。持续打造对非合作“金华模式”金名片,提升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等活动影响力、拉动力。

建强陆港枢纽。围绕“集结、集散、集聚、集成”要求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大力拓展国内干支网和口岸、国外“海外仓+分拨中心+集散中心”的运行布局,全年开行中欧班列3000列以上、海铁联运运输量达40万标箱。扎实推进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金建铁路、甬金衢上高速、义乌机场适应性改造、金义国际机场前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拓展模式路径。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健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海外仓布局组网,力争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占全国份额稳定在3%,服务贸易进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分别达到230亿元、1100亿元。


●干在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上


围绕教科人一体、科产贸融合、院校企协作,提速推进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十条重点产业链等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深化“以科创走廊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承载区”省级试点,统筹开展高能级平台提能造峰、高素质人才引育、高效率成果转化、高水平产业链发展行动,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8%以上。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立科技创新企业梯度培育、“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等机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49%以上,十条重点产业链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200亿元以上。坚持要素集中、项目集中、政策集中,深化“机构+基金+平台+产业链”四位一体招商模式,力争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70个以上。

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发挥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优势,做大做强数字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一批面向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


●干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上


坚持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发挥金义主轴引领带动作用,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金义主轴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3.5%。持续深化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一县一策”“一县一业”支持山区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行动,做优做强两头乌、金华火腿等历史经典产业,推广“大李祖”组团联建模式,高水平打造全国农创客高地和共富市集原发先行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稳定在70%以上。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十县区域联动行动,加快县域板块分工协作和优势共创。开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行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辐射,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谋好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七优享”水平。高质量办好“后陈经验”2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树八婺新风、建善治金华”基层治理工作,确保平安金华建设“护鼎加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