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乡村札记
闯出全域共美共富路

2022-07-15 10:12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龚 觅

玉环市干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龚 觅

 

2021年9月15日,我到干江镇就任首日,就听闻上栈头村分红的喜事:980位入股村民,每股分红1100元,回报率高达58%。

2018年,上栈头村以“村民49%+村集体51%”的股权比例筹措资金,在悬崖之上建起面朝大海的玻璃吊桥,后来又建起时光隧道、神州飞碟、观光缆车等11个游玩项目,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村集体每年增收100多万元。

上栈头村从“偏远穷”逆袭为“绿富美”,让隔壁的炮台村村民坐不住了。村党支部书记骆福忠跑到时任镇党委书记金荣通的办公室诉苦:“村民要求我们也学上栈头村搞众筹,村班子压力很大啊!”

此事引起镇党委的关注,立即成立专班,调研总结上栈头村的“4951农民持股共富”做法。

为避免同质化,镇党委为各试点村规划了不同的旅游项目:炮台村依靠山海优势,发展高空漂流、悬崖秋千项目;滨海村地势平坦,适合建露营基地;垟坑村发展“荷塘套养龙虾”,把荷花池变为“聚宝盆”。项目运作方式还是“4951”配方,即村民占49%股份、村集体占51%,面向村民认筹入股。

看着试点村迎来大好发展,周边的村干部着急了,纷纷向镇政府上报项目,向镇党委表态:“我们不但要上马旅游项目,还要比试点村搞得更好。”

梳理各村上报项目,我们发现存在项目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问题,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忌”。怎么纠偏规范?镇党委想到了“共建党建联盟”方法,用“片区带全域,组团促共富”的思路,推动全域乡村振兴。

于是,我们整合滨海景观带沿线的村落资源,组建起“红星湾”党建联盟,专班运作,明确各村发展定位,差异化发展乡村旅游。上栈头村、炮台村、白马岙村作为联盟的“领头羊”,还牵头成立追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小联盟”助推“大联盟”,进行实体化运作。

去年底,我向玉环市财政局汇报工作时得知:为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财政部新增1.46万亿元专项债额度,正鼓励各市县申报申请。回镇后,我马上召集党建联盟成员商议,整合各村在建和规划的项目,谋划了“干江镇全域共富智慧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最终,我们成功申请到一笔大额专项债资金。

有这笔专项债的注入,全镇旅游基建项目快速推进:新建旅游集散中心、改造传统石屋群、启动海水稻研学基地工程,建设采摘园配套设施等。

热火朝天地投入,同步带动各村采用“4951”模式投资的旅游项目,垟坑村的“美食村”、双兴的“温泉村”、滨海的“露营村”、炮台的“康养村”项目相继开工。

村民当股东,联盟促共富。为培育全域共富智慧旅游示范带,今年,镇党委积极推动“4951”向“4060”转型,即以镇经济发展公司占股40%、15个村各占股4%的股权比例,成立干江悦来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共富飞地”项目,让没有资源、没有土地的行政村也加入到“共富圈”中,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集体村民“双增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