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
歌舞蚕花祈丰岁

2023-12-31 10:18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廖莹

廖 莹


在中国第一部舞蹈志书《中华舞蹈志》中,记载着民间小歌舞德清“扫蚕花地”;在浙江音乐学院,传承人手把手传授“扫蚕花地”唱词、舞步……德清“扫蚕花地”这一艺术形式以地方民俗登上大雅之堂,以文艺“星火”点亮乡村、赋美生活。

2008年“扫蚕花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重要子项目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德清“扫蚕花地”


●源远流长


“扫蚕花地”与蚕桑息息相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启蚕桑文明的国家,德清蚕桑业的起源可追溯至距今五千年的马家浜文化晚期新石器时代。在清代,德清境内几乎无地不桑、无人不蚕,蚕事之普兴,在“种的一亩桑,可免一年荒”“家有百株桑,一年吃勿光”等广泛流传下来的蚕桑农谚中可窥一斑。

蚕桑生产兴旺,而养蚕殊为不易,民间百姓自然少不了敬神祈愿,祀蚕神、蚕崇拜与蚕信仰习俗根深蒂固。德清的蚕桑习俗有十几种,像“讨蚕花”“抢蚕花”“串蚕花”“轧蚕花”“蚕花剪纸”“蚕桑丝绵技艺”等,“扫蚕花地”是这些民俗活动中的一种歌舞形式。所以,它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更与蚕桑生产相生相伴。

“扫蚕花地”在当地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由于地方特色鲜明,与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扫蚕花地”在德清经久不衰。艺人的演出活动遍及湖州、嘉兴、杭州、上海等地。

德清主要蚕桑区还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这里的蚕桑习俗群众基础好,“扫蚕花地”表演由原来各家各户分散场合的个体性活动,逐渐演变为后来的全民性活动。


●流量密码


头插一朵“蚕花”、身穿红裙红袄、手拿红绸蚕匾,表演艺人载歌载舞,做着“糊窗”“采叶”“喂蚕”“缫丝”等各种动作,惟妙惟肖地模仿养蚕劳动,祈愿蚕桑丰收。

每年春节、元宵、清明期间,尤其是“关蚕房门”生产以前,德清蚕农都会邀请半职业或业余的表演艺人到家中举行“扫蚕花地”仪式。

这一仪式通常以单人小歌舞为主,由女子表演,边上有人伴奏。起初是用小锣小鼓,后来发展到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全舞共38段歌词,唱词语言富有浓郁的吴方言特色,舞步“端”而“雅”,展现江南水乡蚕花娘子端庄、细腻、灵巧的形象。结尾时,表演者高举蚕匾,东家娘子接过蚕匾,庆贺蚕茧丰收。

听民间口口相传,“扫蚕花地”至少有100多年历史,一代代表演艺人都有据可考。20世纪60年代初,德清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普查、挖掘、调研,发现“扫蚕花地”表演形式多样,有七种曲调、四种风格。表演艺人男女皆有,单人、多人都可。半职业表演艺人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或三四人搭班。每年农历十一月外出,每到一个村,挨家挨户到蚕农家表演,至清明后归家。业余艺人则带有较大的自娱性,由村民自愿参与。

德清“扫蚕花地”的形成、发展、兴盛带有浓郁的地方元素,因而自带流量。从出现至今,传承一直未断,也一直有受众喜爱。在德清,人们说起蚕桑、提起非遗,一定会聊一聊“扫蚕花地”。可以感知,可以赞美,可以惊叹,岁月更迭,它一直在。


●共富体现


在德清的许多幼儿园或小学,时不时就能看到“扫蚕花地”传承人授课的身影。一举手、一抬足、一转身、一动作,每句唱词、每个表情、每步舞步、每种道具,端庄雅致又生机勃勃,这是传承的影像。

走进德清老年大学、社区大学,或农村文化礼堂、节日的盛大庆典,“扫蚕花地”表演艺人喜庆而成熟的歌舞,总能赢得阵阵掌声与喝彩。这些表演者,可能是颇有名气的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也可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这是传承的足迹。

如今的“扫蚕花地”表演,早已不拘泥于农村或蚕农家中,舞台越来越宽广。在各部门的挖掘保护与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德清“扫蚕花地”焕发新生。

与出身各异的传承人相亲相爱,“扫蚕花地”融入现代音乐、舞蹈元素,将传统歌舞节目进行再创作,搬上各大舞台,荣获各项大奖;与蚕花制作、蚕花剪纸相结合,“扫蚕花地”绽放在一朵朵寓意吉祥的蚕花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蚕桑剪纸图中;与节日、庆典相融合,“扫蚕花地”活跃在新市蚕花庙会展演蚕桑习俗的舞台上、钟管蠡山爱情文化节七夕蚕花雅集中;与数字化相遇,拍摄制作了人类非遗代表作“扫蚕花地”项目特色网课并发布推广,有力推动蚕桑丝织文化传承……

这是创新,也是传承。“扫蚕花地”以前是德清社会生活的记录、生产文化繁荣的载体,现在则是文化生活的寄托、精神富裕的展现。它在德清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既是习俗,也是生活,寄寓共享共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