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湖市:以万卡智算赋能人工智能发展 |
|||
|
|||
|
今哲 近年来,平湖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前瞻布局、系统谋划,实施“筑基算力、链式布局、营优生态”三步走策略,将算力从技术概念转化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以全省万卡集群任务签署为契机,平湖市高标准推进润泽智算中心集群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平湖市共有规上算力企业40家,今年1—7月,实现营收64.61亿元,同比增长101.54%。 平湖智创园 布局算力发展“先手棋”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如血液流淌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前沿领域的脉络中。基于这样的认知,平湖市果断布局,将算力产业作为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省率先布局算力产业,下好算力发展“先手棋”。 紧跟数字基建政策风口,平湖市响应中央、省新基建政策,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区位优势以及海上风电供给清洁能源的能耗优势,在2020年引进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拉开算力建设序幕。 2022年底,面对传统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高能耗、高成本、低附加值”发展困境,平湖市紧抓住生成式AI技术突破机遇,向智算服务转型,实现从数据中心到智算中心的产业能级大跃升,推动润泽项目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性能算力中心。 紧抓长三角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机遇,平湖市成功引进润泽集团旗下多个配套优质项目,形成服务器组装、算力服务等全产业链条。今年1—8月,平湖市规上软件信息服务业完成营收44.99亿元,同比增长191.1%,增速居全省前列,为长三角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优质的算力服务保障。 打造浙江核心“算力池” 2月8日上午,浙江省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润泽(平湖)智算中心项目三期正式开工。今年年底,项目D区一标段即将投入使用。 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算力池”,润泽平湖智算中心项目承载着推动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为确保这一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平湖举全市之力开展项目攻坚,组建了由市领导领衔的服务专班,统筹协调破解服务器安装、项目注册落地等问题,实现从拿地到办齐“三证”仅用六天的平湖速度。 针对智算中心用能、用电等关键要素缺口,平湖市建立协同解决机制,通过专项对接、绿色通道等方式,成功争取到上级用能指标136万吨标煤、土地345亩,协调落实电力配套保障,为项目顺利实施扫清障碍。 政企协同,平湖市努力争取政策支持,推动该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纳入浙江省算力节点以及全国大语言模型浙江训练场,并按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管理,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目前,润泽(平湖)智算中心项目正全速推进,三期计划年底部分建成,至2026年年中逐步投入使用,2027年全部投用。 平湖(上海)人才服务飞地 构建人工智能“生态圈” 作为国内算力先驱企业,是石科技有限公司三次斩获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全球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2024年,是石科技将总部及融资主体迁至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创园二期,建成集产研中心、运维中心等于一体的创新基地。 “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变革的时代,速度至关重要。高效的机制能使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平湖效率’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在平湖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是石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赖哲森说。 落地一个项目、打造一个产业。平湖市发挥润泽智算中心项目带动作用,着力构建“项目—产业—生态”发展格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 构筑产业培育全链条。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包,配套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投资是石科技、拓数派等早期硬科技项目10余个,带动社会资本超9亿元。推动建设华师大·润泽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开展智算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投资20亿元高标准建设33万平方米的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配套体育运动酒店、人才公寓等生活设施,形成“工作+生活+休闲”一体化人才社区。举办“才聚金平湖·引领新崛起”等创业创新大赛,2024年共引进算力产业人才162名。 创新以算引商新模式。发挥万卡集群算力优势,创新“算力招商”模式,成功引进一批国内头部大模型企业落户,列入全省通用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2024年,全市新签约人工智能产业链项目30个,总投资255.75亿元。 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依托平湖高端制造业集聚地产业优势,积极推动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机器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多点发力,加快培育“AI+未来工厂”“AI+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产业新生态。 今年8月,平湖市印发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将不断完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产业集聚与生态构建,加快打造成为长三角算力产业集聚地和浙江省通用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