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集成改革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最优生态 |
|||
|
|||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章根明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为抓手,系统运用数字化引领、法制化保障、体系化重塑、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进、差别化管理等方法,全力打造数字化改革引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努力交出改革高分报表,让改革成为浙江知识产权工作最鲜明标识。
数字化引领
打造“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围绕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方案》,上线运行并不断迭代升级“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数字化集成应用系统,实现“一窗口统办、一平台交易、一链条保护、一站式管理、一体化服务”,开放知识产权在线申请、交易、融资、保护、维权、检索、预警、培训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赋能、流程再造、制度重塑。 建设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纵向贯通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和省市县公共服务平台,横向归集市场监管、版权、农业、林业、法院、检察院、海关等部门信息,推动创新主体、服务平台、专家人才、行政监管、执法司法等数据互通共享,构建“一库一图一表一指数”体系,为知识产权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提供数据支撑。 引领撬动知识产权各领域改革。聚焦知识产权重点领域,迭代升级重要场景,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等多跨协同机制,推动各级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网点服务向“浙江知识产权在线”集成,打破条块分割、条线孤立的碎片化模式,再造政府后台流程和公共服务方式,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变革。
高水平保护
推动大保护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治理。打通知识产权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诉讼、维权援助、公证证明等系统,实现知识产权保护跨部门跨层级数字化应用。围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开展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重复、恶意侵权行为。 强化信用监管。构建以大数据精准画像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信用模型,加强对重点创新主体、服务机构、侵权风险集中行业的信用预警监管。归集知识产权类行政裁决、行政处罚、司法判决案件信息,建立知识产权信用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探索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用评价、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信用监管等改革试点。 加强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率先拓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新兴业态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途径,推进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支撑体系数字化建设。深化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浙江)中心建设,强化平台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系统,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搜索、归集海外知识产权侵权数据信息,并及时向权利人推送风险数据信息。
高质量创造
完善高质量创造激励政策。以有效运用、强化保护和开展更好公共服务为重点,修订完善知识产权资助政策,构建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全流程监管体系。建立完善以保护为基础、运用为目的、数字化为手段的高质量创造奖评体系。加大对浙江“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知识产权创造的政策扶持力度。 拓宽高价值专利快速授权通道。新建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优化区域布局,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扩展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授权、确权与评价报告的预审服务产业范围,争取全面覆盖浙江三大科创高地。实施优先审查倍增计划,强化优先审查推荐的高质量导向,持续提高高价值专利授权效率。 加强创造质量动态监测。对接国家审查监测系统,依法规制专利非正常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等行为。强化对浙江高校院所、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雄鹰培育企业等重点创造主体知识产权工作的监测和引导。建立知识产权检索、创造、布局和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同步推进机制,深化申请前“授权预判”和产品“侵权预判”服务。
高价值运用
建设知识产权线上交易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线上交易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运营交易规则,畅通“招拍挂”和混合质押、证券化等新型融资转化渠道,实现价值评估、挂牌交易、权属变更等一站式网办。推进专利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 打造知识产权运营城市群。推动杭州、宁波、台州等地率先打造升级版知识产权运营城市。建设物联网、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领域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探索数字化运营模式。推进实施专利转化计划,通过大数据手段分析筛选高校院所“沉睡”专利,运用“互联网+”模式加强中小微企业专利技术供需对接,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强化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开展科技型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布局建设一批品牌指导服务站,优化商标管理体系,赋能区域品牌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
高效能管理
探索数字精准赋能机制。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推广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逐级布局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绘制浙江重点产业、未来产业知识产权数字图谱,促进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助推核心技术攻关和高价值专利布局。 强化知识产权安全防控管理。推进实施集成电路、数字安防、智能计算等浙江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知识产权安全监测工程,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在涉及政府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项目立项审批、招标采购、验收管理、评奖评优中,建立完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规避政府重大决策的知识产权风险。 完善高质量评价体系。率先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反映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数,实现指数评价结果同市县工作绩效评估挂钩。强化知识产权强市强县高质量评价导向,对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大、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实施激励。
高能级服务
打造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知识产权全门类集成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受理窗口建设,优化浙江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网点布局。加强信息公共服务主干网络建设,着力提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及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服务能力。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能级。高标准建设杭州高新区(滨江)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推动温州市、台州市和杭州未来科技城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围绕浙江重点产业、未来产业,加大高水平服务机构、高层次服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打造一批品牌服务机构,加快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率先实施创新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研制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改革标准,探索制定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数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则。充分发挥浙江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贯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