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2年第九期
逆风破浪奋楫行
——浙江奋力推进2022年经济稳健开局综述

2022-05-15 19:1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郏文纲 马跃明 岑文华

今日浙江记者  郏文纲  马跃明  岑文华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22年元旦,省委书记袁家军,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浩深入全省最大的“菜篮子”“米袋子”——杭州联华华商集团生鲜智慧物流园区等地,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建设者,检查节日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工作;2月7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委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部署新年“任务单”,定目标、建体系、抓改革、上跑道……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的大背景下,浙江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好”。

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省生产总值17886亿元、同比增长5.1%,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较快增长,经济的活力和韧性进一步彰显。


 

两手抓两手硬

打好稳进提质组合拳

 

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全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聚焦助企纾困打出打好稳进提质政策组合拳,筑牢了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

一方面,围绕“不外溢、降总量、早清零”防控目标,以最快决策、最实举措处置本土疫情,多地多点多源散发的态势得到有力管控;拿出最好资源、最强力量,以最快速度驰援上海抗疫,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战疫”中,浙江迭代完善快检测、快流调、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的“五快”循环和疫情防控“七大机制”,“三区”设置、“三情”联动等经验做法展现实战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防疫保畅、服务业恢复发展、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进提质政策谋划实施、重大项目推进等重要会议,精准有力打好“政策+工作”两套组合拳,重点工作推进有力有序,取得积极进展。

政策发力协同有效——

快速谋划并重磅出台“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即扩大有效投资、减负强企、科技创新、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民生保障“五大政策包”和财政、自然资源、金融、能源“四张要素清单”,涵盖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各个领域,更好稳企业、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

纾困政策靠前发力。3月底,省级14部门联合出台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53条举措,省级12部门联合出台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17条举措。制定进一步减负纾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等政策,服务市场主体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畅联机制及时有效。围绕畅通物流、稳链畅链,浙江连续出台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保障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正常运营、保障港口集装箱运输畅通等多个专项政策。在一季度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背景下,浙江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仍分别同比增长5.9%和9.4%。

一季度,浙江省级财政新增164亿元用于助企纾困,完成企业减负581亿元;贷款新增突破1万亿元,余额增速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扩大投资强劲开局——

聚焦重大项目这一稳增长重要载体,浙江推动出台扩大有效投资20条,实施优结构、扩投资“1+9”行动,以超常规力度抓重大项目建设。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领跑东部。截至3月底,843个省“4+1”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30.6%,新建项目开工率达52.8%,续建项目复工率100%。20个省主导重大项目迅速推进,铁路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杭州都市区中环等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投资结构也呈现趋优态势: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7%,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35.4%,高于全省面上21个百分点。

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稳经济必须稳民生。浙江项目化清单式推进民生实事,截至3月底已启动民生实事项目20523个,单个项目平均实施进度达44.75%,体现“能早则早、能快则快”。


建设中的湖杭高铁

 

坚持危中寻机

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

 

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领跑东部地区,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GDP的增速贡献率达57.1%,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今年以来,浙江坚持危中寻机,牢牢把握创新主引擎,协同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和主体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加快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

数字经济加速领跑——

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推动浙江数字经济优势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821亿元,增长17.8%,快于面上增速7.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一季度,浙江新产品产值率达40.5%;数字产品及新型消费持续活跃,跟数字经济相关联的计算机信息产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产品均较快增长;可穿戴智能设备、照相器材、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3%、882.8%和65.2%,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1.2倍。

浙江制造提质增效——

传统产业发力再造优势、重塑动能。去年以来,浙江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浙江制造实现“五个首次突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首超5万家、增加值首超2万亿元、新产品产值率首超40%,研发支出首超2000亿元,工业企业营收首超10万亿元。

以数字赋能强韧性,浙江持续发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先后认定两批共32家未来工厂,最新确定35家未来工厂试点企业,打造智能制造企业梯队;以绿色发展优结构,浙江坚定走好行业降碳之路,技术产出效率加快提升。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今年以来,全省广泛开展“助企开门红”活动,真正把服务送到企业最需处,让企业吃下“定心丸”。一季度,浙江民营经济贡献突出,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民间投资、民营企业出口、民营经济入库税收分别增长11.0%、9.2%、29.9%、7.7%。民营企业在册市场主体295万户,增长9.2%。

得益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举措二十条的深入实施,浙江市场主体发展根基更加稳固。截至3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78万户、在册企业318万户,分别增长7.7%、9.1%。个体工商户活力增强、创业创新热情高涨,一季度新设个体工商户27万户,增长16.8%,大幅高于新设企业增速。

协同创新动能强劲——

非常之时,浙江各类市场主体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协同联动,练好“内功”、危中寻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6.0%。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16.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6.9%。

浙江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一季度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140亿元、增长62.4%。省财政计划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涉企资金已下达12.7亿元,支持432家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雄鹰、凤凰、雏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培育行动深入实施,全省新增上市公司11家,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打造创业创新强劲“引力场”,浙江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创新新型实验室体系,目前已建成之江、良渚、甬江等9家省实验室。一季度,各类实验室加快建设,新取得三大科创高地进口替代成果13项。

 

加快塑造变革

开辟改革开放新境界

 

今年以来,浙江进一步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全面深化改革,以“一带一路”统领全面对外开放,勇闯“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加快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勾勒数字文明省域蓝图、展现共同富裕美好图景。

数字化改革全面纵深推进——

今年以来,浙江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体系构架,整合形成“1612”体系构架,加快推动核心业务数字化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贯通。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基层治理等“6+1”系统不断细化优化跑道;各地各部门聚焦重大需求、突出实战实效,持续推动系统重塑协同高效,推动重大改革成果落地。目前,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上线运行107个,“疫情防控精密智控”“七张问题清单”“公平在线”“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等应用得到国家层面肯定推介;“健康码”“浙农服”“政采云”“海外智慧物流”等应用走出浙江、走向全国。

改革标志性成果加速涌现——

打好疫情防控“硬仗”,浙江打造疫情防控精密智控综合集成应用,有效应对多源、多点、散发、频发疫情,推动实现传染系数低、清零时间短、生产恢复快、生活影响小。应用已在全省200多起疫情实战中使用,支撑21.6万工作人员在线协同作战,实现“三区”快速精准划定、密接次密接人员高效管控。

服务保障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浙江推动亚运智慧服务保障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以“亚运在线”为手段,上线工程在线、任务在线等场景,建立量化闭环、高效协同的亚运筹办工作体系,努力实现亚运安全稳定、风险管控、高效智慧、一体联动。

推进“关键小事”改革,围绕民生事项办理烦、难、慢等堵点问题,通过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制度重塑,将分散在15个部门的50项便民服务事项集成到一个应用中,实现民生“关键小事”省心办、快速办、无感办。

当前,浙江正打造“系统大脑+城市大脑”的体系构架,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以及基层治理系统都将建设系统大脑。11个设区市则建设城市大脑,加快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重要枢纽建设全面提升——

“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成果丰硕。一季度,省级以上境外经贸合作区增至18家;“义新欧”班列累计开行534列,是全国唯一正增长(4.1%)的中欧班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650亿元、增长28.8%;实际使用外资59.2亿美元、增长0.8%。

对外贸易量升质提。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10762亿元,增长24.4%。其中,出口7872亿元,增长28.3%,占全国的15.1%。全省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居东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首位,出口增量对全国贡献第一。

引进外资保持稳定。一季度,全省实际使用外资59.2亿美元,规模居全国第4位。

对外投资平稳有序。一季度,全省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153家,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38.1亿美元,增长114.9%;对外实际投资额29.9亿美元,增长15.9%,规模跃居全国第二。

开放平台发挥明显引领作用。一季度,自贸试验区保持高质量发展,实际使用外资13.8亿美元、增长146.4%。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实际使用外资899万美元、增长2.4倍;直接投资备案额1036.8万美元。


坐落于遂昌仙侠湖畔的网易联合创新中心


城乡区域协调

念好新时代的“山海经”

 

一季度,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66元,排名全国第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降至1.82,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1.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浙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持续缩小,协调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长三角一体化深化推进——

今年以来,浙江召开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编制浙江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抓示范、抓项目,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重点领域不断深化破题、标志性成果落地显效。浙沪两地签署上海金山至嘉兴平湖市域铁路合作备忘录,铁路浙江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推进建设长三角浙江国际金融贸易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我省招引外资窗口和离岸金融、贸易接口。

“四大建设”全面提速——

建强大湾区,批复设立温州湾新区,成为浙江第七个省级新区;积极推进嘉兴海宁海盐段、杭州钱塘新区段、宁波前湾新区段、温州168黄金海岸线4条生态海岸带先行段建设,为全省生态海岸带示范段建设提供模式路径。

扮美大花园,推进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鲜活样板,公布第二批8大类26个大花园耀眼明珠名单。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邃、独具特色魅力的“明珠”争相涌现。

通达大交通,杭州至德清市域铁路全面开工,衢丽铁路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补齐山区26县交通短板,大大改善交通条件,带动沿线百姓加快奔向共同富裕。

建好大都市区,编制杭州、宁波都市圈发展规划,高水平唱好杭甬“双城记”,辐射带动全省域高质量发展,省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城乡融合不断深化——

发力乡村振兴。出台《浙江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试行)》,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条跑道,构建一套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今年,浙江共安排618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重点投向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领域,总投资达1453亿元。

探路“未来乡村”。发布两批近400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

创新推进小城市培育。在全国率先发布《小城市培育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把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十余年来的经验做法、理论概括和范式构建提炼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新“标尺”引领下,一个个小城市活力迸发。

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

浙江加快推进山区26县“一县一业”精准谋划、“一县一策”落地生效和山海协作迭代升级,一季度全省新签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02个,到位资金(含续建)112亿元;开展山区26县投资专项行动,山区26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增速比全省高1.9个百分点;8个“产业飞地”、20个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启动建设。

以优势产业蓄能山区高质量发展,浙江启动实施山区26县生态工业发展“攀登计划”,围绕做强“一县一业”,引导山区26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1—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优势产业。目前已经形成7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另有3个“一县一业”产值超70亿元,有望冲刺百亿。

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浙江深入开展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探索实施“一企一县”,引导发达地区1—2家龙头企业与山区26县企业建立“1+N”产业链延链合作,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项目。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目前全省山区26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已达360家,实现县县全覆盖。

一季度,山区26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366元,增长14.2%,比全省增速高1.3个百分点。

 

全力惠民安民

打造人民幸福好家园

 

一季度,浙江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3.9%,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投资增长快,其中教育相关投资增长20%,卫生相关投资增长70%以上。今年以来,浙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积极推出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措施,有力保障民生福祉。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一季度,浙江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0%;规上企业就业人员增长2.3%、工资增长12.8%;城镇调查失业率在全国省(区)中最低。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在绝对水平相对较高、去年增速基数相对较高及疫情影响等复杂形势下,实现“开局稳”。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3%,收入增速与GDP增速保持基本同步态势。

夯实“扩中”“提低”基本盘,浙江已部署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优分配、强能力、重帮扶、减负担、扬新风的八大实施路径,瞄准九类重点群体推出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接下来,还将构建“共性+个性”政策工具箱,让共同富裕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群众生态获得感更强——

一季度,全省296个地表水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4.2%,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15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排名全国第二;11个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4.3%,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领先长三角地区。

健全完善“1+N+X”政策体系,出台《浙江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6+1”领域和11个设区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政策编制统筹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进。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浙江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今年,聚焦建设幸福颐养标杆区,加快打造涵盖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的“浙里长寿”架构图,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加快推进“浙有善育”,各地不断探索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出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截至3月底,全省已备案托育机构2900家,占全国备案总数的1/4;每千人口托位数2.74个,居全国第二。

着力建设共同富裕基本单元,聚焦2.4万余个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全面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智慧便捷、优质共享”的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平安建设持续深化——

一体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今年以来,率先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大力推进“除险保安”,迭代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有力确保全省大局平安稳定。一季度,全省公共安全形势平稳,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2.5%、56.3%。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形势更为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背景下,全省上下坚定信心、主动求变、化危为机、实干争先,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稳走向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