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探索共同富裕社会变革 |
|||
|
|||
今日浙江记者 岑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 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率先突破”,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选取浙江省先行先试,为全国促进共同富裕探路示范。 多年来,浙江勇扛使命、勇闯新路,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的领悟,精心谋划推进共同富裕社会变革,实现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局。一幅生机勃勃的共富图景,正在“浙”里徐徐铺展。
立柱架梁 答好“五道考题”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推动共同富裕,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的鲜明特色,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八八战略”,亲自部署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农村“三改一化”等重大工程,为浙江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开创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共同富裕、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推动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浙江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体系化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基本形成共同富裕话语体系、重点工作体系和重大改革体系。 明确目标体系,出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聚焦四大战略定位,明确“四率先三美”发展目标和“七个先行示范”实施路径,明确56个指标到2022年、2025年的两个阶段性目标。 构建工作体系,成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形成“1+7+N”重点工作体系和“1+5+n”重大改革体系,实施一系列突破性抓手,打造标志性成果。 探索政策体系,全力争取国家层面政策保障和改革授权,制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绩效考评办法,省级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出台专项政策意见,形成“共性+个性”的政策工具箱。 定目标、找跑道、建体系、抓改革……示范区建设的内涵不断丰盈。 今年6月,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擘画了浙江未来发展蓝图,提出“共同富裕先行”的鲜明主题。浙江迭代升级共同富裕体系构架,答好“五道考题”,以浙江“先行”为全国探路。 围绕共同富裕为了什么,探索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共同富裕新目标。突出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和社会全面进步高地,重点打造一批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探索一批机制性制度性共富模式,谋划一批重大改革方案。 围绕共同富裕形成什么,探索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激发创业创新创富活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 围绕共同富裕解决难点重点问题,探索持续缩小“三大差距”新路径。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探索山区海岛共同富裕新路子。高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围绕共同富裕改革破题,探索构建共富型制度政策新体系。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和数字化改革。探索共富型大社保体系、现代财税体制等。围绕探索人人都可成才体制机制,打造知识型社会。 围绕共同富裕依靠谁,探索完善党建统领共建共享新机制。重塑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关系,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先富带后富,实现企业竞争力更强、社会活力更足、人民生活更好。
做大“蛋糕” 夯实共富基石
2021年,浙江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四位;人均GDP突破11万元,比2012年增长62.4%。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七个先行示范”的首条跑道,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愈发凸显,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大蛋糕”夯实了基础。 创新驱动,“第一动力”激发澎湃动能。浙江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2.9%;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10大省实验室实现三大科创高地全覆盖。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五位、省区第三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三位。 产业向新,数字经济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占GDP的48.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2016年以来实现双倍增长。“一号工程”有力推进了浙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从2012年的32.7%和23.2%提升至44.8%和3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62.6%。 夯实富民强省“基本盘”,浙江是创业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共有市场主体906万户,每7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创业者。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2年的2.2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4.9万亿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07家浙江企业。民营经济成为浙江创新创业主战场、共同富裕主引擎。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浙江推进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全面开放向更高水平跃进。全省各类商品市场3255家,义乌小商品城2016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元后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自贸试验区实现赋权扩区,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义新欧”班列开行数量居全国前三。2021年,浙江进出口总额达到4.14万亿元,是十年前的2.1倍。 龙泉—萧山山海协作产业园特色生态产业
均衡协调 缩小“三大差距”
2021年,浙江乡村的“三个快于”鼓舞人心: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山区26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 均衡性好,是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优势之一。十年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均翻了一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94,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万元—6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30.6%。浙江以缩小“三大差距”为示范区建设的主攻方向,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山海互济,向更高水平的均衡协调发展迈进。 缩小收入差距,“扩中”“提低”扎实推进—— 制定出台《浙江省“扩中”“提低”行动方案》,聚焦技术工人、新就业人员、低收入农户等九大重点群体,提出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等八大路径,目标到2025年,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万元—6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45%,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摸清底数,全省推广应用“全面覆盖+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重点群体激励计划。健全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确保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 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活力澎湃—— “千万工程”久久为功,塑就了万千美丽乡村。2021年,全省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96%;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11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0个、特色精品村315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5512个。 精准发力“三农”,浙江联动推进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9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4.9%;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美丽经济方兴未艾,全省有网络零售额超过千万元的电子商务专业村2444个、电商镇349个。 去年,全省培训农村实用人才8.1万人、高素质农民1.6万人。实施农民创业促进行动,推进十万名农创客培育工程,汇聚乡村创业创富合力。2013—2021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高于全体居民年均增幅0.5个百分点。 缩小区域差距,山海协奏唱响强音—— 补上山区26县的“短板”,浙江迭代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全面落实“一县一策”,大力培育“一县一业”。从消薄飞地到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每年滚动推进300个山海协作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淳安水饮料、龙游特种纸……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速跑在百亿级的大道上。目前,26县实现山海协作产业飞地、特色生态产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教共体、医共体全覆盖。 2021年,山区26县全体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3.2%、78.4%和78.4%,分别比2015年提高2.8个、1.9个和2.7个百分点,与全省的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杭州市临安区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专项政治监督
优质共享 绘出幸福图景
推进共同富裕,关键是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老百姓收入更高,人居环境更和美,文化生活更丰富……随着示范区建设的落实落细,“浙”里的幸福生活更加殷实、可感。 聚焦“急难愁盼”,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连续十多年每年拿出新增财政的2/3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坚持每年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实现市县乡全覆盖。 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浙江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健康浙江,擦亮“浙有善育”“浙里康养”等“金名片”。4000多家已备案的托育机构遍及全省,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163家县域医共体惠及山区海岛,县域就诊率达89.2%…… 数字化改革助力下,美好生活“需求清单”不断扩容。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集成推出50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浙医互认”应用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共享。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加速推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实现“精神富裕”,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在浙江,“最美”现象蔚然成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建成开馆,四条诗路文化带串珠成链……浙江拥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02家、博物馆425家、文化站1368个,农村文化礼堂500人以上行政村覆盖率超过九成,城乡群众乐享“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护美绿水青山,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在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越走越精彩。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95.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4.4%,全省森林覆盖率61.24%,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提升。以好生态富民惠民,浙江创新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技术规范,“绿能生金”的故事在浙江大地上生动讲述。 推进治理变革,绘就示范区建设平安底色—— 在浙江,平安建设持续深化,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彰显,让百姓的安全感更加厚实。社会治理中心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30多万个智慧网格成为精细化治理最小单元,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化解在县域、矛盾不上交”。 2021年,浙江群众安全感达99.19%,位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