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践行点绿成金的先行“碳”索 |
|||
|
|||
今日浙江记者 杨 晨 中茶院专家检测安吉茶叶样品 “把竹林流转给合作社经营后,每年都有收益,再也不用担心以后没人砍毛竹了。”站在安吉县杭垓镇和村村口,村民刘光和一脸满足。作为“中国第一竹乡”的安吉县,虽拥有毛竹林面积87万亩,曾以中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20%的产业产值,但因毛竹价格逐年下降,一度出现毛竹林“抛荒”现象。 绿色低碳背景下,安吉紧抓“双碳”战略机遇,创新开展竹林碳汇改革,通过试水竹林碳汇,“跳出林业看林业”“跳出林业发展林业”,有效促进了林农增收、生态环境优化,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 去年12月,安吉两山合作社与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签订碳普惠交易协议,以每吨100元的价格成交352吨碳汇量,将用于抵消杭州市首例生态环境受损的碳汇补偿。安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让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安吉探索已久。 集聚资源,强化经营。全面开展林权信息校核,通过林权定位、人脸识别等数字化手段,4.95万户林农流转信息实现标准化归档。对毛竹林面积1000亩以上的119个行政村全额组建股份制毛竹专业合作社,推动林农经营权折股入社。成立县“两山公司”,对合作社竹林资源实行统一流转收储,形成“两山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市场化生产服务体系。 效益增值,放大增收。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在实现“林地流转—统一经营—碳汇收储—平台交易—收益反哺”全链条闭环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好数字赋能“发动机”,资源管理、竹林增汇、碳汇交易、收益分配等更加精准化、智能化、标准化。聚焦以竹林碳汇为支点,联动竹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放大器”,通过金融让利、保险托底,创新推出6款绿色金融产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碳汇交易。 深化联结,强村富民。创新“两入股三收益”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即农户将竹林资源资产量化入股,从而获取竹林流转租金、股份制毛竹专业合作社分红股金和经营竹林劳动薪金三大收益,目前直接受益人群占县域林农75%,预计每年可为村均集体增收100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建竹林经营专业队伍,吸纳当地农户或社会劳动力,已提供就业岗位3600余个,实现每年人均可挣薪金6万余元。 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到农民手中去。当地还构建起“县属国企+合作社+金融”的生态价值转化平台,通过参与投资县共富产业园、共富公寓等可增值、有收益的经营性项目,村集体预计可以获得保底年化率5%收益,呈现“多形式、增收益、同致富”的良好发展态势。 2021年以来,安吉相继获批全省首批林业增汇试点、全省首个竹林碳汇交易试点、国家林业碳汇试点。截至目前,已完成毛竹林经营权股份化流转84万亩、竹林碳汇储备面积建设20万亩,发放碳汇共富贷3600万元、碳汇惠企贷1.2亿元,实现碳汇交易2.5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