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衢江区:走好山区县特色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
|||
|
|||
洪 纲 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贯彻落实省委“132”总体部署,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按照“新青年、新衢江”目标,全力做好产业兴城、品质立城、服务融城文章,走出一条山区县特色产城融合发展之路,累计9次夺得全省投资“赛马”激励,连续10个季度夺取衢州市争先创优“流动红旗”,2024年度山区海岛县考核排名全省第二,城镇化率增幅达2.1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前列。 衢州市衢江区体育馆 产业兴城 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走进衢江区M0数智装备产业园建设现场,各个楼层装饰装修作业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全省首批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和衢州市首个创新型产业用地项目,衢江区M0数智装备产业园建成后,将以衢江港、保税区为支撑,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和电子科创类企业,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打造一个新的增长点。 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强区”理念,衢江区以全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为抓手,聚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深入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全力推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高品质打造衢江数字经济产业园、M0数智装备产业园,加快培育百亿级能源电子特色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全区已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为区域发展引来了源头活水,注入了强劲动力。 火热的夏天,占地121.1亩的汉唐商业街(短剧工厂二期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集拍摄、制作、旅游为一体的短剧影视基地。近年来,衢江区进一步发挥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扎实推进“三电三师”(电商、电竞、电影和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衢州港衢江港区建设工作,加速打造以微短剧为核心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千亿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今年1—4月,短剧超级工厂拍摄短剧130部,带动新增本地就业100人以上,带动消费1300万元。 向科创要动力,衢江区深入实施科技和体制“双创新”改革三年行动,聚焦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构建“产业+平台+人才+资本+政策”的良性创新生态,以科技项目为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以来,全区新增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全区科技创新指数达110.7,并夺得2023年省“科技创新鼎”。 品质立城 擦亮“青年衢江”金名片 6月13日,2025年国青男篮国际挑战赛在衢江区体育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埃及的四支青年男篮劲旅,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绝伦的篮球盛宴……衢江区以体育赛事为支点,撬动城市经济增长。2024年以来,衢江区先后举办了王者荣耀雷霆荣耀杯总决赛、XPL亚洲职业邀请赛等赛事200场以上,游客接待数增长12.7%、过夜游客数增长28.2%。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来到衢江、扎根衢江、建设衢江,衢江区打出了一套城市建设、配套服务、政策支撑的组合拳,让每一个在衢江生活的青年享受到优惠福利。通过深入实施城市发展三年行动,先后实施了26个城市“十百千”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建成衢州银泰城、青年大厦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投用“三馆两中心”等公共配套项目,打造爱情街、康养街、酒吧街等“十大特色街区”,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市吸引力。 重庆籍的衢江区上方镇中心小学年轻教师罗鑫月是首批通过人才积分享受优惠购房的年轻人之一。“2023年7月,我在城区缪家小区花了60多万元买了一套面积约90平方米的房子。”罗鑫月通过人才积分,抵扣了27万元,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聚焦“人、地、钱、房、岗”五要素融合发展,衢江区持续迭代优化农民搬迁政策方案、服务青年发展40条举措等相关政策,大力开展“共富大搬迁”和“招才引智”,推进农民向中心城区集聚和产业工人市民化,全力提升城市人口集聚度。近三年,城区新集聚人口5万余人,年均增速达到13%。 为了让农民放心进城,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衢江区迭代升级“1+6+N”零工市场体系,上线“衢江零工通”小程序,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共富工坊,有效解决企业找零工和居民找工作的信息差问题。此外,衢江区还进一步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创新开展“技能夜校”“技能业余课堂”等培训活动,全年开展培训1万人次以上,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服务融城 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位于乌溪江库区的岭洋乡距离衢江城区60多公里,单向车程2个多小时。该乡卫生院的5名医技人员守护着11个行政村、3896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口的身体健康,涌现出了“大山的女儿”廖美娣等众多感人的优秀事迹。 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均衡优质共享,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衢江区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高质量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连续两年获评A等、首次进入全省前20;坚持以“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为目标,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行走的医院”“流动的专家”等,推进山区库区卫生院医疗设备的改进,连续5年获健康浙江考核优秀,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衢江区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打好“融合、集成、联动、创新”组合拳,一体推进城乡路网、水网、电网、气网、快递物流、公共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率、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达标率均达95%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衢江区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健全完善“企呼我应”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兜底窗口”等做法,不断擦亮“营商环境最优区”金名片,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涉企问题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率均达到95%以上。 去年9月,衢江区营商办推出“营小兜”服务,精准聚焦企业诉求,实现企业诉求闭环办理,南孔珍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安全许可证办理、衢州英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不动产办理、理想4S店项目建设等一批复杂疑难、久拖未决、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让企业安心扎根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