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治
积极探索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新路径

2022-11-15 15:51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贾 薇 蓼 星

今日浙江记者  贾 薇  蓼 星

 

日前,浙江发布了兼具中国风、浙江味和时代感的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系列标识。这是继制定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纲要、首创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发布公民法治素养基准之后的又一创举,进一步推动浙江在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工作中领题破题、先行示范。

自成为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唯一省级试点以来,浙江以全过程、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目标,在体系构建、理论研究、制度建设、举措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初步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法治素养提升经验做法。

 

浙江开展普法百校行活动


系统性部署

 

公民法治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各领域,是一个长期渐进、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浙江加强工作统筹、细化推进举措、形成落实闭环,形成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推进的新格局。

今年3月,浙江印发《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纲要》,提出实施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科学评价和基础保障三大工程,大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备良好法治素养的合格公民,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浙江的参与度。

根据《行动纲要》,浙江将于今年年底初步建立公民法治素养基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到2023年,在制度建设、指标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基本形成工作体系;到2025年,全省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培育形成法治浙江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今年6月印发的《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将5项主要任务细化分解为46项具体工作,交由72家省直单位和市县共同负责,实现全域覆盖。

目前,已编制发布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问答手册、公民法治素养基准通识版(第一版),不仅为全省干部群众自主学法提供了简明大纲,也给城乡居民共享优质法治生活提供了参考指引。

浙江还成功建立首批164个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预计每年服务、观测对象超1000万人次。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观测点将发挥学法用法需求收集“主渠道”、法治素养评价“前沿哨”、普法效果观察“瞭望窗”、法治宣传教育“大平台”作用,协助、配合开展全省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

 

精准化推进

 

在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马岙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分发法治宣传手册、以案释法等方式,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送去“法治清风”,在规范他们行政执法行为的同时,还帮助他们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法纪、程序意识。

在杭州市拱墅区王马社区快递员驿站,快递员经常会收到包括法律援助手册、民法典解读等学习资料的“法治礼包”,并能在日常集会时聆听短平快的“5分钟普法课堂”。潜移默化中,快递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不断提升,还成为送法进社区的“好帮手”——将不少穿上“法治外衣”的快递包裹送入居民家中。

纵观首批法治素养观测点名单,既有浙江人力社保服务大厅、新禾联创数字时尚产业园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有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西墅社区、云和县西塘镇小顺村等乡村和城市社区,还包括台州市椒江义家、舟山市普陀区远洋渔业行业协会等人民团队和社会组织,实现对社会公众、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青少年等8类群体的观测全覆盖。

以法治素养观测点为载体,浙江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实体化、实效化,持续扩大宣传教育影响的精度、深度与广度,助推法治宣传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重点普法对象全覆盖、各领域各业态广覆盖,努力让法治成为全社会各群体的信仰。

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抓住孩子们的学法兴趣点,邀请律师、法官、检察官等组成青少年普法专家团,走进校园为孩子们送上法治班课,并通过电视、手机端、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将一堂堂法治班课送进千家万户。

各类法治宣传阵地不仅贴合工作和生活场景,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还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提高了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精度,让公民守法护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品牌化提升

 

近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托“四明”云法庭特色普法平台,与宁波市教育局联合举行“法润童心 守护成长”普法进校园活动,将普法喜剧、真实案例庭审等视频云端投放至全市中小学课堂,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法、懂法、守法。

“四明”云法庭是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倾力打造的案例普法品牌,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深挖法院案例“富矿”,针对行政机关干部、企业家、律师、学生、社区居民、村民等不同群体,精准化推送庭审直播、精剪庭审视频点播、法官释法等普法课程,目前已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普法活动1000余场,为35万余人送去精准普法服务。

为切实加强法治宣传的熏陶浸润效果,浙江积极整合各类资源,精心打造品牌化宣讲活动、项目化实践阵地、精品化文创产品,引导公民自觉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主动维护法律法规权威、坚持法律法规认可的正确行为,持续提升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知晓度、坚守度和参与度。

适应数字化时代潮流,全省普法宣传的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为丰富。浙江移动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运用数字大屏、雷达投影等新技术,营造沉浸式参观氛围,提升互动式参观体验,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宣教提质升级;杭州市滨江区物联网小镇在园区设立E服务平台和互动答题一体机,通过人机互动满足企业员工检索法律书籍、观看法治视频、在线法律咨询等个性化法治需求。

各地还依托深厚的地方法治文化资源开展法治宣传创新。湖州市吴兴区充分挖掘沈家本法律文化价值,在沈家本历史文化园开设“家本剧场”“模拟法庭”“枕碧书香”等体验和休闲文化板块;绍兴市柯桥区深入挖掘“绍兴师爷”品牌内涵,建立“律师慈舍”法治基地、建设法治小镇主题公园、成立“安师爷调解室”等特色法治宣传阵地……各种本土法治文化在创新中“活”了起来,“走”到了群众身边,“踏”入了群众心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