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2年第三,四期>先行先试 创建样板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2022-02-28 17:3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宁波市:拓宽就业“致富大道”

今日浙江记者  沈佳薇


象山县零工劳务市场

 

在宁波市象山县零工劳务市场,进进出出的务工人员络绎不绝。他们紧盯滚动着的用工信息大屏,记下感兴趣的内容后到服务窗口登记。来自江苏的汤先生看中了一家企业的装配工岗位,“工作随到随做,时薪23元,按天结算。”他笑着说,“以前找工作都靠朋友介绍,有了这个平台后便利了不少。”

象山县零工劳务市场从2021年12月1日开业以来,让不少像汤先生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工作不间断、收入不断档。据统计,宁波市拥有灵活就业人员约156万人,占就业人口比重超过23%,他们的就业质量,成为影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

为拓宽灵活就业人员致富渠道,宁波市在制度创新、政策集成、机制重塑、服务提质上不断发力,通过打造“一体化”政策、“一站式”平台和“一条龙”服务三方面的综合保障体系,让灵活就业群体更安心、更贴心、更暖心。

春节刚过,老家在湖北的戴师傅就来到宁波市江北区人社局办事大厅,以个人身份办理了就业登记和养老保险。“有了新政策,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我也可以办社保了。”戴师傅说。

戴师傅口中的“新政策”,指的是宁波市19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灵活就业工作的通知》,于2022年1月1日起落地实施。该政策将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均纳入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范围。通过打破既有政策壁垒,宁波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医保有依靠、住房教育有覆盖、职业损伤有保险,在甬工作的后顾之忧被切实减轻。

与此同时,宁波市着眼灵活就业人员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强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联动发力,聚力实现培训有项目、获证有补贴、上升有通道,不断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社会认同度。

来自湖南的张建华到宁波打拼已有15年,曾是快递分拨中心的一名操作工,经过职业培训和评审,于2020年取得了专技人才中级职称,目前已经是宁波顺丰速运公司网络规划组的负责人。宁波市还发布面包师、化妆师、物流服务师等193个适合灵活就业的项目培训清单,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考取职业资格等证书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此外,宁波市正探索打造“灵活用工”线上平台、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的零工服务线下网络、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范围等,努力实现线上有专区、线下有市场、创业有支持、就业有通道,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和供需对接效能。

“下一步,宁波将努力在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灵活就业人员持续增收等方面,形成更多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宁波力量。”宁波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杭州市富阳区:富裕阳光“美好家园”

今 富


富阳区“空巢老人安全守护系统”

 

“富春街道文居街一户老人家里火灾报警!马上进行电话确认!”几分钟内,工作人员就消除了这起火灾安全隐患。这一场景在杭州市富阳区并不陌生,自2020年底创新建设“空巢老人安全守护系统”以来,居家老人的安全,有了暖心的照护。

“空巢老人安全守护系统”,结合坐便器水流量传感器、燃气泄漏报警器、火灾烟雾报警器、出入感应器、SOS一键呼救器等5种感知设备,基本实现老人常见家庭遇险场景全覆盖、老人安防瞬时感应“10分钟”救援。

近年来,富阳区以“打造富裕阳光的美好家园”为目标,发力先行示范、改革创新、回应群众所盼,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提质扩面上打造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初步形成了“1+7”的全方位发展模式。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民。通过建成智慧化政务综合体、创新“人生一件事”智能速办等,富阳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截至2021年底,共推出多跨协同“人生一件事”40个,减少跑腿次数83%、申报材料80.3%、办事时间78.2%。

浙有善育更加普惠均等。2021年富阳区新增婴幼儿成长驿站10家,新增托位236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乡镇(街道)覆盖率稳步提升。托育机构规范发展,服务质量持续优化。组织开展家长养育专业课堂63场次,家长科学养育能力有效提升。

学有优教更加优质公平。硬件上,通过投入教育资金,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不断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软件上,以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为抓手,以区域“教育魔方”建设为牵引,全力打造“美好教育”新高地,满足群众对于“教有优师、学有优校”的迫切需求。

浙里健康更加便捷安心。作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先行试点,富阳区已实现共享互认35万项次,不仅为患者节省大量就诊等待时间,还节省了超过1700万元的医保基金和个人费用,改革经验荣获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浙里长寿更加增量提质。全区现有养老机构30家,总床位5155张,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24个乡镇全覆盖,并通过建成瑞丰老年公寓、振和颐养院等一批连锁化养老综合体,不断提升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

浙里安居更加舒适温馨。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公寓化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富阳区全面提升群众的居住品质。同时,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规划用途前提下盘活闲置厂房,改造蓝领公寓932间,累计为1.4万人次外来务工人员解决租房问题。

浙有众扶更加精准兜底。富阳区救助服务联合体协同部门、衔接政策、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构建起以民政系统为核心、触角延伸至各相关治理系统的大救助体系,兜住兜牢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让共同富裕更加真实可感。

浙派工匠更加专业全面。通过实施新时代“富春工匠”培育工程,全面构建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认定、使用的政策体系,全力打造一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队伍。2021年,全区共开展技能培训150期,组织技能大赛14场,完成技能培训超1.4万人次。

据了解,富阳区将继续聚焦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领域,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服务提供方式,深层次解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益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温州市瓯海区:“一老一小”各有所乐

贾 薇


瓯海区为居家老人视频诊疗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温州市瓯海区聚焦以托育、养老为代表的民生“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托育养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普惠性托育养老一体化服务体系,探索形成了“一老一小”共同富裕的瓯海模式。

完善托育机构建设,瓯海区推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家庭照护服务、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服务、区机关事业单位承办、社区配套用房承办、企业单位内部承办、社会机构市场化承办等六大服务模式,同时以国有资产房源低租或免租等形式,建成新桥社区托育园、南湖社区托育园、岩头社区托育园等一批示范性普惠性社区托育园,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托育需求。

让家长轻松选择托育机构,瓯海区迭代升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智汇”平台,将所有备案托育机构信息在平台录入并试点运营,实现“互联网+托育”信息化动态综合监管。家长只要登录“健康温州”App,找到“婴幼儿照护”模块,即可查看开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托育机构和幼儿园延伸办托信息。平台还开放了预约参观、家园互动等功能,实现婴幼儿照护放心托、规范办、科学管。

在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瓯海区着力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近两年,瓯海区新桥街道金蟾社区在居民徐阿姨家中先后添置了烟雾报警器、监控摄像头、安全扶手、升降晾衣架等设施,这是瓯海区以每户补助1.5万元的标准,为特殊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的一例,安全便捷的居家设备切实提升了区内居家老人的养老质量。

与此同时,瓯海区在全省首创“互联网+健康养老”模式,借助可视化数字电视机顶盒,实现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的健康服务入户。居家老人只要按按遥控,就能与医护人员“面对面”视频问诊,有需要时还能享受巡回医疗车的入户诊疗服务。全区率先将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目前已有10733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瓯海区把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增量作为重要举措。2021年共建成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14家,并引入重庆百龄帮、上海福寿康等5家专业养老团队,推动全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水平稳步提升。同时,组织从事养老工作的护理员和潜在志愿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护理员大赛,加快提升养老护理人才专业化水平。

此外,瓯海区还明确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实现新建小区养老设施全覆盖。并在新桥街道三浃社区、潘桥街道汇宁小区等多处养老场地,规划设计婴幼儿成长驿站,打造集托育养老于一体的“双乐空间”,推动“一老一小”跨代共融。

据介绍,2022年瓯海区将围绕托育养老设施“双覆盖”、托育养老服务“双融合”、托育养老水平“双提升”,聚力打造老幼共乐、老幼共学、老幼共游等场景,深入推进托育养老一体化体系建设,并继续在普惠性托育养老设施建设、专业队伍培育发展、托育养老政策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努力让“一老一小”得到更好的关爱和照护。

 

三门县:“助共体”众浇幸福花

乐 笙


三门县“微心愿”校园关爱行

 

“真的没想到!我还没去申请,工作人员就上门来确认资格、提供救助了。”三门县海润街道的曹先生激动地说。他因患恶性肿瘤,持续化疗,近期自费医疗费用近17万元,“因病致贫”风险被“助共体”服务平台发现预警后,工作人员迅速登门核实情况、开展救助。

为破解“谁该帮”“怎么帮”的社会救助难题,近年来,三门县以“助共体”改革为突破口,全面重塑社会救助流程,全力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破解了救助资源分散、主动发现难、精准识别难、长效帮扶难等难点堵点,形成了“浙有众扶”的实践样板。

明确帮扶对象。三门县通过汇集19个部门36类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助共体”数据池,并建立帮扶对象认定标准、自动预警机制,定期比对、精准筛选、实时监管,为及时发现困难群众提供助力。“已享受救助政策1项,可享受救助政策10项……”仅需短短数秒,三门县联合帮扶中心社会救助“智慧大脑”就生成了贫困户林某的研判报告,显示林某可享受县教育局、县医保局、县残联等10多项救助政策。

“以前是‘人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人’,困难群众能够更方便、更全面地享受救助政策。”三门县联合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助共体”服务平台构建“因病致贫”帮扶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设置“医疗预警”兜底机制,对低保、低边、特困等在册名单内人员医疗支出超2万元/年、名单外人员医疗自负支出超4万元/年的情况,及时处理并跟进救助。

创新帮扶举措。三门县通过横向统筹民政、残联等23个县政府部门的政策内帮扶资源,纵向整合三门湾公益谷、党员志愿服务总站等22个社会组织的政策外帮扶资源,形成政策内、政策外帮扶清单,并通过在线智能匹配适用的帮扶对象,实现救助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困难群众应帮尽帮。同时,创新“微心愿”线上认领等方式,面向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发布帮扶意愿,确保困难群众政策内外服务“能享多享”。

在对困难群众推进医疗、残疾等基本兜底保障的基础上,三门县对有劳动能力、就业需求的困难群众,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助学扶智,强化物质帮扶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探索建立共同富裕主体可持续发展体系。

此外,三门县还构建了“主动发现、线上线下核查、智能匹配、联合帮扶、双向反馈”闭环帮扶体系。通过建立标准化发放幸福清单,群众可通过“浙里办”查询帮扶事项,或了解已享受政策,让群众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已动员300余名协理员为6000多户困难家庭送上“幸福清单”,幸福清单送达率、入户探访关爱率均达100%。

据悉,三门县将继续围绕“该帮谁”“帮什么”“谁来帮”“帮到哪”“帮得怎么样”等问题,以“智慧救助、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帮扶综合改革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弱势群体救助帮扶普及普惠,全力打造山区26县“提低”的共富样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